

魔力不強的《浮士德》
(相片由澳門文化局提供) (文章刊登於《評地》:http://reviews.macautheatre.org.mo/music/2015/11/920/#) 今年度的澳門國際音樂節以法國歌劇《浮士德》作為閉幕節目。此劇是其中一套最常演出的歌劇,美國著名的大都會歌劇院(Me...
2015年11月13日


堅持自我風格的鋼琴家——評《列夫席茲鋼琴獨奏會》
(刊登於《Art Plus》十一月號) 筆者在九月初聽了尼爾遜.弗萊瑞(Nelson Freire)鋼琴獨奏會,他的演奏風格非常突出,不論是莫扎特、貝多芬、蕭邦的作品,在他的手指之下都偏向抒情,即使是帶有異國風情的葛拉納多斯的作品,亦有此傾向。像他這樣堅持用自己的方法演繹不...
2015年11月9日


評《尼爾遜.弗萊瑞鋼琴演奏會》
《尼爾遜.弗萊瑞鋼琴演奏會》是「喝采系列」下半年度的頭炮。該系列經常邀請國際級的鋼琴家來港表演。弗萊瑞年幼時經已成名,音樂會文宣上引用了當年的一句「鍵盤上的年輕猛獅」,加上他來自熱情奔放的巴西,或許令人以為他的彈奏風格同樣是熱力四射,但實情是完全相反。...
2015年10月27日


評《Werther (concert)》及《Mitsuko Uchida Piano Recital》
(刊登於Art Plus 10月號) 薩爾斯堡(Salzburg)對很多人來說可能是一個陌生的名字,但那裡卻出了一位音樂史上最知名的音樂神童——莫扎特。每逢七、八月,薩爾斯堡更雲聚了全世界最頂尖的音樂家、樂團和來自五湖四海的音樂愛好者,因為每年在這段時間,著名的薩爾斯堡音樂...
2015年10月22日


在《唐喬望尼》首演地看《唐喬望尼》
(文章刊登於2015年10月15日信報樂韻悠揚,此為原文) 筆者在暑假去了歐洲旅遊,首站是布拉格。本來沒打算在那裡欣賞音樂會,但抵達後發覺當地的古典音樂氣氛濃厚,音樂會的宣傳品隨處可見,教堂每晚都有演出。在這種氣氛影響下,筆者改變主意,選擇了一場表演來欣賞,那就是莫扎特的歌...
2015年10月20日


暑假合唱音樂會巡禮——評《歌劇大師的聖樂》及《B小調彌撒曲》
(刊登於 Art Plus 九月號) 適逢暑假,除了香港小交響樂團外,其它主要本地樂團都在休息,但這不代表暑假期間沒有矚目的音樂會,相反有很多業餘團體和學生借這個檔期大顯身手,當中有不少是大型合唱音樂會。 這年度打頭陣的是學士合唱團的《歌劇大師的聖樂》。學士合唱團是本地最活...
2015年9月11日


伍賢:一人合唱團
對我來說,伍賢(伍卓賢)是一個「任我行」音樂家,他是名乎其實「周身刀,張張利」,集作曲、編曲、樂手、歌手、監制、錄音師、混音師、藝術總監於一身,既可幫香港中樂團作曲、又曾成為香港小交響樂團的駐團藝術家、還創辦了fusion樂團SIU2到世界各地表演,像他這樣能夠隨心所欲...
2015年9月8日


Naturally 7 不來了——淺談香港無伴奏合唱概況
作為世界上最知名的無伴奏合唱組合之一的Naturally 7,實力無用置疑,其「hold場」能力更是數一數二的強,拙文《五隊不可錯過的無伴奏組合》也將他們列入其中。他們早前跟Michael Bublé一起來香港作巡迴演出,再早幾年前也曾到港為一些場合擔任表演嘉賓。原本Nat...
2015年8月31日


洪思行評《浮士德》
(刊登於Art Plus 8 月號) 正當那邊廂的NT Live在香港上映新一輪的劇目,那邊廂的opera in cinema如常地放映——為何說是「如常」?因為Opera in Cinema登陸香港的時間比NT Live還要早幾年,每個月都有幾場,只是歌劇在香港不算流行,...
2015年8月8日


《國際無伴奏合唱創作節》短評
作為專業的無伴奏合唱劇團,一鋪清唱除專注演出外,還重視無伴奏合唱的新創作,過往曾舉辦《無伴奏合唱作曲家試驗場》,邀請本地作曲家為一鋪清唱譜作新作品。今年他們把規模搞得更大,以《國際無伴奏合唱創作節》為題,邀請本地及海外的作曲家參與創作。今年有五位作曲家參與,包括日本的竹內一...
2015年7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