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魔力不強的《浮士德》


(相片由澳門文化局提供)

(文章刊登於《評地》:http://reviews.macautheatre.org.mo/music/2015/11/920/#)

今年度的澳門國際音樂節以法國歌劇《浮士德》作為閉幕節目。此劇是其中一套最常演出的歌劇,美國著名的大都會歌劇院(Metropolitan Opera House)1883年開幕時就是演出《浮士德》,自此成為該院最熱門的歌劇之一。而在歌劇上演機會不多的香港也不遑多讓,上年的法國五月便上演了《浮士德》(筆者也有參與演出),今年的法國五月也安排了一套Opera in Cinema版本的《浮士德》作為延伸節目,它的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

這次在澳門上演的版本是芝加哥歌劇院(Lyric Opera of Chicago)及澳門國際音樂節的製作。雖然導演劇場(Director Theatre,即導演把原來的故事改頭換面)在歐美地區十分盛行,但這個製作還是依從原來的故事,甚至連序曲部分也不安排任何戲劇(很多導演會「善用」這段時間加插戲份,通常都是交待故事前要),讓觀眾專心欣賞音樂。

這個製作的佈景設計別出心裁,基本就是在舞台的外圍放置大型的拱門佈置,然後按不同的情景在舞台中央放置可移用佈景,例如第四幕第二場的教堂,就是把主講台和祈禱用的座位放在場中便成。到了最後一場地下牢房,便是把兩側佈景推向場中,並放置長長的樓梯而成。這個設計的好處是即使是不同的場景,依然能保持某程度的一致性,而且轉景容易,例如第一幕轉第二幕,只消拉走和推出佈景便可,所以不用落幕,負責佈景的Robert Perdziola應記一功。

這劇有數個筆者認為是magical moment的戲劇效果,包括魔鬼在第一幕被召喚出來及第二幕施法變出美酒的情節,若果處理得宜定可為表演加分。然而,導演Chas Rader-Shieber的調度未見魔法,在前者只是要魔鬼先扮成死屍,然後忽然「返生」便是;後者就是拔去石像身上的箭,飲下它流出來的「血」。最令人失望的是浮士德回復青春的一段,只不過是他脫下身上殘破的衣服,挺直腰便是。相比Alagna在一些版本如Royal Opera House,在瞬間卸去老人妝,以原來面貌示人,這種舞台上的「魔法」令觀眾立刻拍手。若要數是次製作最神奇的一刻是第三幕,魔鬼一個轉身,將白天轉成晚上(改用藍燈),而草叢中還亮起點點星光,畫面非常美麗,Robert Perdziola要再記一功。

Chas Rader-Shieber作出好些刪減,譬如第四幕他刪去Soldier’s Chorus前的《Déposons les armes》和第五幕的「Walpurgis Night」,卻保留了一般會刪去的數段芭蕾舞,從歌劇雜誌Opera Now得知,原來芝加哥歌劇院本身的版本也沒有這段,但音樂節方面希望給觀眾欣賞到真實的法式大歌劇(因為此段本身跟劇情無大影響,純為體現法式大歌劇應有盡有的氣派)而加回。

歌手方面,飾演主角的Diego Silva的聲音年輕,甚至有幾分像當扎的波蘭男高音Piotr Beczala(這歌劇的宣傳照上正是由他飾演主角)。可惜聲音雖好,卻欠爆發力和聲量,令他的演繹缺乏戲劇感,帶上不到高潮。飾演Marguerite的Georgia Jarman是全晚表現最好的一位,聲音秀麗,高音清脆,演繹變化豐富。反而飾演魔鬼的Wayne Tigges是最叫人失望的一位,雖然他的聲量雄厚,具震攝的效果,但表演並不穩定,演唱時發聲的位置「舉棋不定」,導致第一幕唱高音時已「crack」了一次,演唱第二幕的《金牛之歌》時顯得辛苦,另外有時他唱某些子母音如「e」,甚至是「a」,會唱得過「扁」,失去美感。

同樣叫人失望的是來自意大利的Coro Lirico Siciliano,他們的法語和拍子仍有進步的空間。另外,不知是否有扮演軍人的部分,整個合唱團聽起來活像「老粗」,連男高音都唱得像男低音,但他們還需飾演其他角色,全程用同一語調演唱並不合理。

場次:2015年10月30日 7:30pm 澳門文化中心綜合劇院

標記:

 RECENT POSTS: 
 FOLLOW me: 
  • Facebook App Icon
  • YouTube Classic
 SEARCH BY TAG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