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志安唱出90年代歌星的哀歌
最近許志安被崔健在節目上狠評的事件,引起熱話,網上也有不少文章評論事件,例如Josef L的《崔健狠批許志安,究竟在批評甚麼?》,便從較大的視角去審視事件。然而,我在想,如果撇除「中港矛盾」,即如果那個不是大陸的節目、批評者不是崔健,單純地用音樂和文化的角度看這件事件,當中還有甚麼意義?有沒有值得我們反思的地方?
我認同Josef L在文中說許志安不能代表香港整體,但是我認為許志安作為一位成名於90年代——那段香港樂壇最風光的時期——的歌星,他隻身走往異地比賽,或多或少帶有一種代表性,恰巧他唱的是二十多年前的經典港式情歌,兩者加起來成為一種符號,代表了香港樂壇過往風光過的活證。
從這個角度看來,許志安被批評之所以刺激到香港人的情緒,是因為對於現時處於積弱狀態的香港樂壇,我們(主要在心理上)能夠抗衡其它地方的音樂文化的最大力量,就是從那段風光時期裡尋找,但現在我們最引以為豪的音樂文化被無情地攻擊,怎可能無動於衷?
其實,這件事觸動到港人(包括不是許志安歌迷的人)的神經,背後反映出一個大家已知道的事實,就是在90年代,以至延至千禧年後初期的風光餘暉過後,香港樂壇風光不再,無法回到那時期的景況。
廣東歌好娘
記得上年曾擔任一次對談的主持,其中一名嘉賓是研究廣東歌歌詞、香港大學現代語言及文化學院教授朱耀偉在對談開始前跟我說,現在他的學生都不聽廣東流行歌,原因是他們覺得「廣東歌好娘」。又記得幾年前當我在通利琴行排隊買票時,前面的女士正打電話給丈夫,叫他問兒子想聽李克勤演唱會還是林峰演唱會,兒子選擇了林峰,原因是他不知道李克勤是誰。
何以曾經風光一時的香港樂壇,如今變成如斯景況?昔日最紅的歌星之一,現在竟成為無名之輩?
成也「成功」,敗也「成功」
誠然,江山代有才人出,現今樂壇仍有不少有心有力的人在打拚,但若聚焦這次事件的主角許志安,他的事業正好伴隨了香港樂壇的高低起跌,其經歷也反映到90年代歌星的窘境。坦白說,這十年間,許志安已經出產不到甚麼「大熱代表作」(注意好歌不一定能成為大熱歌),提起許志安,大家還是只記得《喜歡你是你》、《唯獨你是不可取替》、《爛泥》等舊歌和鄭秀文。儘管他一直有新歌,但大家頂多會覺得好聽,很有「安仔」的味道,但難有深刻的印象。
這個情況不是許志安獨有的,其他90年代成名而現在仍活躍於樂壇的歌星諸如梁漢文、楊千嬅、古巨基,甚至是早些的李克勤,都有類似的情況。可能偶爾有一兩首歌能忽然突圍而出,但整體來說已經是無復當年勇。每次我想到他們曾唱出一首首陪伴我成長的廣東歌如《高妹》、《艦隊》、《少女的祈禱》、《愛與誠》等,到現在連他們有新曲都不知道,多少感到點悲哀。
為何在那個年代獲得成功的歌星,現在面對這個景況?箇中原因,正是由於當年的成功,令樂壇找到製作和推銷音樂的方程式,並根據這條方程式不停生產音樂,在當年強勢時,這個套路尚可支撐到整個音樂工廠。但事過境遷,到了今時今日,因循的音樂製作套路,令每首歌如出一轍,跟過去的沒多兩樣的,對於聽著「那些年」的廣東歌成長的一輩,還是會覺得親切,照單全收,但對於新一代來說,恐怕會覺得像在聽《Sunday靚聲王》中的歌一樣地娘。
以許志安的《你的男人》(收錄於2014年的《新天地》)的MV為例,影片故事是說拍拖十三年兼同居的男女,女人因男人遲遲不肯結婚而不快,男人的理由是無錢結婚。於是他收心養性,戒煙戒酒,努力工作,最後送上假戒指,又讓女人看他的存摺,證明他正在儲錢。整個故事都存著舊有的價值觀:男女一定要結婚、有錢才可以結婚、無錢結婚就不是男人、肯賺錢就代表有承擔的男人、賺錢結婚是男人的責任……我不是要挑戰這些價值觀,事實上很多人仍抱有這些價值觀,我只想指出唱片公司仍是用傳統的價值觀來包裝歌曲,新世代的觀眾未必受落。
在那些歌星中唯一例外的是陳奕迅,他多年來一直穩站在樂壇的高峰,除了靠歌神級的歌喉,還有其多變的歌路:由詞編配合完美的《浮誇》(收錄於2005年的《U87》)、到以中年人為目標聽眾的《苦瓜》(收錄於2011年的《?》)、大玩復古風格的《重口味》(收錄於2012年的《…3mm》)、玩味很濃的《碌卡》(收錄於2012年的《…3mm》)、編曲變化很大的《主旋律》(收錄於2013年的《The Key》)。相比之下,其他同年代的歌星遠遠不及他,難怪陳奕迅能夠屹立不倒。
香港樂壇需要嚴肅討論
說了一大輪,其實只是舊調重彈,香港樂壇的情況大家都清楚,問題是如何解決困境。可以肯定的是,過度懷念昔日的光輝無助解決當前的問題,更會有鑽入牛角尖的危機,讓昨日的成功成為今天的包袱。
我之所以不厭其煩寫下這篇文章,是因為相信要改變現狀,除了靠一眾創作人、歌手的努力,還需要嚴肅認真的評論和論述,為香港樂壇把脈。我明白我的文章有很多可討論的空間,也並不全面——畢竟音樂工業是一個龐大而複雜的工業,單是音樂本身已涉及監製、作曲、作詞、編曲、演唱、演奏、混音等工序,還有類型、曲風、唱腔等風格元素,此外還有相關的推廣策略、媒體、觀眾口味、版權等;從大的角度看,流行音樂的發展更加與一地的歷史、附近地區與世界主流文化有不可分割的互動關係,一篇二千字的文章當然無法逐一分析,只希望能擲磚引玉,讓更多人能更嚴肅地看待香港樂壇。
後記:
其實關於香港樂壇的評論文章,不是完全沒有,只是沒太多人留意。以下是一些我在網上找到的文章,希望不要浪費作者的心機之餘,也能引起更多的討論和反思:
崔健究竟刺痛了誰?刺痛了什麼?
Hong Kong Pop Is Dead
2010香港樂壇:超錯
2011香港樂壇:朝代更替
香港流行樂壇的範式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