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新時代歌劇


刊登於2015年12月4日《信報》

今年是廣州大劇院落成五週年,為隆重其事,劇院特意安排由Komische Oper Berlin製作的《魔笛》來穗上演,作為慶生的重頭節目。

說起Komische Oper Berlin,它由知名導演Walter Felsenstein在1947年創立,演出劇目以德語歌劇和音樂劇為主。自Barrie Kosky在2012年出任藝術總監後,歌劇院的發展一片暢順,入座率每季節節向上,並經常獲獎。它們的《魔笛》更成為招牌劇目,時常到外地演出,在廣州上演前,已經先於上海演出。無獨有偶,由Domingo擔任general director、成立剛好三十載的LA Opera也邀請它們於明年演出,可見這個版本在國際間非常受歡迎。

為何這個《魔笛》會如此受歡迎?簡單來說就是「大膽創新,製作精準,平易近人」。此版本最大膽之處是它跟一間名為「1927」的動畫製作公司合作,用投影動畫的方式全面代替舞台佈景。舞台上只有一面大白板,用以把動畫投射上去。在白板上可分為上下兩層,每層細分成左中右共六個演區,除了右下方外,其它演區都有一個可旋轉的門(中上演區有三個),很多時候歌者就是直接從那些門轉出或轉入演區。

用動畫取代佈景的其中一個好處是導演可省下很多功夫,便能呈現故事中各種奇幻的角色和情節。例如開首的大蛇,無需動用大量人力物力來製作和操作道具大蛇,用動畫直接交待即可;Queen of the Night的造型更是利用投影的方法,把她幻化成一隻白骨蜘蛛精,搶眼之餘效果又突出;Papageno因撒謊而被禁說話的橋段,就是先用一塊白布蓋著他的頭,拿走白布後他用手掩著嘴巴,同時將一張嘴巴投射在白布上,寓意嘴巴被拿走。

除了交待情節,製作團隊還利用動畫創造新的喜劇效果,例如為Papageno加上一隻貓作伴,每次他出現時準會有它在身旁,那隻活潑的「貓」經常使觀眾會心微笑;當Papageno與Pamina被Monostatos及其手下包圍時,Papageno使用魔鈴,全場被迷惑,更得到一對美腿,令觀眾立刻開懷大笑。這些效果都是傳統製作無法做到的。

這套歌劇以默劇作為創作概念,除了Papageno和Papagena兩位丑角以卡其色服裝示人,其它歌者的化妝和服裝都是以黑白灰三色作主調。更徹底的是這個製作刪去所有德語對白,取而代之是把對話投影出來,加強默劇感,並配上新編的音樂,當中部分取材自莫扎特的作品如《D小調幻想曲》。這個採用新科技呈現默劇所造出來的反差,不但沒有違和感,更是新奇有趣,令人印象深刻。

作為一套歌劇製作,無論如何也不能忽略音樂的部分。筆者看過很多新製作,導演為求視覺效果而影響到歌手表演,但這個製作沒有這問題,因為很多走位和動作都已經交由動畫處理,加上白幕能充當反聲板,有利歌手演唱。整體來說,一眾低音的歌者發揮非常突出;飾演Tamino的Ovidiu Purcel開首時未完全上力,及後的表現越來越好;飾演Pamina的Brigitte Geller算是中規中矩;飾演Queen of the Night的Karolina Andersson演唱著名的《Der Hölle Rache》時,欠缺了怒氣和態度。至於負責合唱的Arnold Schoenberg Choir雖不是主力演唱歌劇的合唱團,但他們的表現極佳,是筆者聽過最好的歌劇合唱團演出。

透過科技和創意,Komische Oper Berlin版本的《魔笛》在高雅藝術與新穎之間取得平衡,讓一向予人感覺嚴肅的歌劇變得富有時代感,既親民又容易理解,背後還能欣賞到德國人追求精準的文化。若香港有機會上演這個版本,筆者定必強烈推介。

場次:2015年11月1日,廣州大劇院,8pm

標記:

 RECENT POSTS: 
 FOLLOW me: 
  • Facebook App Icon
  • YouTube Classic
 SEARCH BY TAG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