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英國的聲音——評《艾爾加的“謎” 思》
(刊登於2015年12月號 Arts Plus)
一如既往,澳門國際音樂節邀請了五湖四海的表演單位來澳演出,當中包括來自美國、冰島、拉脫維亞、以色列、瑞士、萄葡牙、意大利、香港、台灣的團體,十分多元化,更難得的說,主辦單位沒有只顧著眼國際而忘記本土,特別安排兩場本地音樂家音樂會,讓澳門的音樂新秀得以大展身手,這點值得鼓勵支持。
至於筆者選擇了來自英國的管弦樂團BBC愛樂。顧名思意,BBC愛樂屬於英國廣播公司,為該公司旗下六個表演團體之一(其餘五個分別是BBC Concert Orchestra、BBC National Orchestra of Wales、BBC Scottish Symphony Orchestra、BBC Singers和BBC Symphony Orchestra and Chorus)。除了在曼徹斯特的「主場」演出外,它亦會往世界各地演出,而每年在倫敦舉行的逍遙音樂節更是BBC愛樂的重頭演出。
BBC愛樂在今屆澳門國際音樂節共有兩場演出,頭場是以舒伯特的《第九交響曲「偉大」》作焦點的音樂會,第二場則是以艾爾加的《謎語變奏曲》為重點的音樂會,筆者聽的是後者。
單看這場名為《艾爾加的“謎” 思》的音樂會選曲,不難理解背後的用意。頭尾兩曲分別是布里頓的《簡單交響曲》和艾爾加的《謎語變奏曲》,正正是兩位近代最具代表性的英國作曲家的作品,也就是BBC愛樂家鄉的樂曲。兩套樂曲中間的是西貝流士的《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藉此紀念作曲家誕辰一百五十周年。
英國之聲
布里頓被譽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音樂家之一,作品風格多元,記得數年前正是他誕辰一百周年,友人舉辦布里頓作品專場,但他不諱言有時也不太明瞭布里頓的音樂語言。不過《簡單交響曲》肯定不在此列,因為樂曲如其名般平易近人,是布里頓於1933年至1934年的創作,當時他只是二十歲,屬於早期的作品。布里頓利用了八首自己年少時創作的作品作為材料,改編成四個樂章的交響曲(每個樂章包含兩首舊作)。作曲家為此作冠上「簡單」一名,既反映樂曲的古典風格,也反映樂曲源自他青澀簡單的年少時期。
《簡單交響曲》是寫給弦樂團,因此BBC愛樂的其它樂部可先不用上陣。在第一樂章〈喧鬧的布雷舞曲〉中,樂團甫一開始的運弓非常利落,營造出一種頗嚴肅的氣氛,到第二主題時的演繹便轉柔,與之前的成一對比。不過及後一段柔聲的撥弦演奏,聲音略嫌過硬。接下來的第二樂章〈戲謔的撥弦〉更是全程撥弦演奏,非常講求樂團的一致性。BBC愛樂除了在開始時有點兒不太清楚,及後的部分演繹順暢,樂部的對答處理精緻。第三樂章為〈感傷的薩拉班德〉,樂章中感傷感覺藉由低音大提琴的演奏加強。到了最終章,整個樂團的音色利落,予人一種鋒利的感覺。
整段演出最引到筆者注意的不是音樂本身,而是BBC愛樂的團長Yuri Torchinsky,他的表演動作很大,在樂段結束時尤甚,有時甚至比指揮的動作更誇張。雖說團長的其中一個職責是帶領第一小提琴演出(如弓法應以團長的為準),而利用身體動作來提示其它團員實為常態,但他的動作幅度大得有點過火,視覺上喧賓奪主。
另一套英國作品《謎語變奏曲》是艾爾加的成名作。跟布里頓不同,艾爾加是一位大器晚成的作曲家,他並非一開始便立志當作曲家,年輕時曾在律師事務所工作,後來轉行當起小提琴和管風琴演奏家,然後才慢慢地展開作曲的生涯。但要一直到1899年《謎語變奏曲》首演後,才奠定艾爾加偉大作曲家的位置,那時候他已經四十多歲了。《謎語變奏曲》確實是艾爾加給後世的謎語,他透過變奏的方法,根據他對十三位朋友和自己的印象進行創作,讓主題音樂千變萬化。
BBC愛樂在指揮璜侯.梅納的帶領下,展現出多姿多彩的色彩。例如在第三變奏,長笛獨奏活潑非常,弦樂漸大漸柔的處理像海浪般起伏;第四和第七變奏是銅管樂表演的時段,十分搶耳,整體演繹一氣呵成;璜侯.梅納在最有名的第九樂章選用稍快的速度,使音樂從寂靜處步向輝煌。不過筆者較喜歡慢速,好讓每個和弦維持久一些,給觀眾感受音樂中的張力;大提琴是第十二變奏的主角,在高把位拉奏的樂段帶有絲絲愁緒;到最後一個變奏,整個樂團像拚了全力的爆發。
筆者留意到璜侯.梅納打拍子的手勢是向上的(筆者在年初聽過丹麥指揮道斯加德帶領港樂演奏此曲,他打拍子的手勢也是向上的),身體動作優雅,但指示的作用不大。而且他集中與面前的弦樂互動,對其它樂部的指示較少。
蘇聯之聲
《D小調小提琴協奏曲》是西貝流士唯一一套大型協奏曲作品,樂曲以難度極高而聞名,自首演以來難倒不少獨奏家,即使是身為小提琴家的西貝流士也應付不了,於是他進行修改,並交由理察.史特勞斯負責新版本的首演。現時通常都是演奏這版本。
今次負責獨奏的是來自前蘇聯的維多利亞.穆洛娃,她在1983年投奔西方而成為一時的熱話。她在樂曲開始的一段獨奏用盡琴弓,音色優美,令筆者以為將會是一個上佳的演繹,可是後續的發展非我預期。最大的問題是明顯的小失誤不少,例如拉奏第一樂章結尾前上下來回的快速琶音,有不少錯音;雖然演奏雙音和忽然重音的技巧純熟,但似乎維多利亞在技巧上未能完全駕馭這首樂曲。另一個問題是雖然維多利亞的手臂肌肉健碩,演奏的爆發力卻不足,每當拉奏由低向上沖的樂句時,明顯是力有不逮,營造不到衝次爆發的效果。而在慢樂章中,維多利亞演繹那些重複的樂句時,沒加太多的變化,使音樂失去孤獨、內省的感覺。也許維多利亞正如場刊所描述,巴哈才是她最拿手的曲目。
場次:2015年10月17日,8 pm,澳門文化中心綜合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