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節難,守節更難
(刊登於2017年2月16日 信報 藝文評論) 根據香港的音樂表演週期,經過高峰期的十二月,一月是相對淡靜,重點音樂會較少。在這情況下,飛躍演奏香港舉辦的香港國際室內音樂節便顯得格外矚目。不過,主辦者仍要為吸引觀眾絞盡腦汁。今屆飛躍演奏香港在節目設計上力求多元,除了一般的音...
2017年2月22日


可期待的「你的香港管弦樂團」 ── 從林丰任藝術策劃總監說起
香港管弦樂團在2016-17樂季中拋出「你的香港管弦樂團」的宣傳句子,以回應過往「不重視本地音樂家」的批評。除了在節目策劃上加入香港音樂家外,架構上也重設助理指揮職位,在招聘新聞稿中特別提到「理想人選需操流利廣東話和英語」,最終港樂選出土生土長的葉詠媛和謝拉特‧莎朗嘉(Ge...
2017年2月9日


難為正邪定分界
(刊登於2016年12月28日 信報 藝文評論) 在香港不乏欣賞由外國團隊製作的高水準音樂劇,單是去年便上演過《仙樂飄飄處處聞》和《雨中樂飛揚》,全都大收旺場。至於今年便有首次在港演出的《綠野仙蹤女巫前傳》(Wicked)。...
2016年12月28日


音控大師
(刊登於2016年11月24日信報副刊 藝文評論) 在十一月頭舉行的莫斯科愛樂樂團音樂會可說是一場低調的節目,事關主辦單位(一傳統報社集團)的宣傳很遲展開,又缺乏網上宣傳,從行銷角度來看實在是不太尋常。直到臨近音樂會,主辦者在旗下刊物大力宣傳。結果在首演夜,雖然不是全院滿座...
2016年11月24日


西班牙搞鬼五人組
康文署以往曾舉辦過「無伴奏合唱系列」,每年從世界各地物色高質素的組合來港演出。但該系列及後停辦,直到上年的「樂趣系列」請了美國的雄雞合唱團(Chanticleer),今年則是西班牙的b vocal,不禁讓人猜想康文署會否用這種方式重搞無伴奏合唱系列(事實上無伴奏合唱系列最後...
2016年11月23日


第一的第一
(原文刊登於《評地》:http://reviews.macautheatre.org.mo/music/2016/09/1613/#) 當尤利安娜.阿芙迪娃(Yulianna Avdeeva)成為2010年國際蕭邦鋼琴大賽的冠軍時,她立刻成為樂壇焦點,不單是因為她是繼傳奇女...
2016年9月20日


「千人」威力
(刊登於2016年9月14日信報藝文評論) 若要數八月最矚目的音樂會,維港音樂節的《馬勒第八交響曲》肯定是其中之一。因為能在香港欣賞到馬勒《第八交響曲》的機會著實不多。箇中原因,不只在演出的難度,而是陣容的安排:除了龐大的樂團,還有八名歌手、兩個合唱團及一個童聲合唱團,要集...
2016年9月15日


撞爆期的音樂會
(原文刊登於 Pixelbread:http://www.pixelbread.hk/artreview/2016-08-10-1359) 某日跟F團的其中一個負責人傾談,他忽然說:「我們快舉行的音樂會的銷情很差,你有沒有甚麼方法幫助宣傳?」我確實有點驚訝,因為他們的音樂會...
2016年8月16日


新與舊集於一身的鋼琴家
(原載於《三角志》8月號) 今年七月最矚目的來港音樂家,本應是鋼琴家塞伊(Fazil Say)及霍洛多斯(Arcadi Volodos),可惜後者因健康為由取消演出,只餘下前者,難免叫樂迷失望。不過單是聽塞伊的演出,已使人十分難忘。...
2016年8月9日


洪思行評《巴赫.聖約翰受難曲》——在六四聽受難曲
(刊登於 Art Plus 2016年 7月號) 筆者作為合唱音樂愛好者,一直留意本地合唱音樂的發展。長久以來,都有個別人士或組織提倡或嘗試創立一隊專業的合唱團,可惜基於種種理由,這個願望還未能成真。儘管如此,香港的合唱音樂仍是不斷地發展,除了在數量上的增長外,合唱音樂會的...
2016年7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