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水準依舊 人面全非


本來The King’s Singers早前公佈中國巡演行程時,香港並不在行程表上,後來Hong Kong Festival Orchestra忽然宣佈請得他們來港,無疑是一個驚喜。跟他們2014年來港相比,假聲男高音David Hurley和男高音Paul Phoenix已經離隊,分別由Patrick Dunachie和Julian Gregory取代,標誌了The King’s Singers完全換班,全面年輕化。

這場音樂會在拔萃男書院葉傑全音樂廳進行,而非康文署場地,可能又是因為香港場地短缺的老問題。話說回頭,素聞那音樂廳的音效設計良好,早已想親耳一聽,可惜一直沒有機會,今次聽過覺得所言非虛,即使筆者的位置較後,哼唱聲都聽得清楚且飽滿。然而這個音樂廳交通不太方便,而且有段山路,不少人徒步抵達時已經大汗淋漓。

The King’s Singers出場時依舊西裝骨骨,使用譜架,呈U形站立,是一貫的隊形,唯一不同的是以往他們用實體譜,現在每人帶著一部iPad Pro上場,果真是新生代。筆者最感興趣的是兩位新人的聲音,怎料第一首歌〈Days〉就是由Patrick Dunachie的獨唱開始。只覺他的聲音較David Hurley的硬和直,至於Julian Gregory則較沉和厚。雖然到後期Dunachie的聲音顯得有點疲倦,但整體來說二人的聲線動聽,只待繼續琢磨。

是晚的節目名叫「Life Through a Lens」,收錄不同地方的歌曲,有德布西的歌、有武滿徹的作品、有傳統英國民歌,而且不乏委約作品。當中不少歌曲的難度很高,例如有複雜的和弦,但他們的表現如像「a piece of cake」。印象最深的歌是Peter Louis van Dijk的〈Horizons〉,歌手在演唱中途要拍手或「啪手指」,而且兩者的時值是「二對三」——即是在做hemiola,這種手法確是新奇。無論歌曲的風格如何、有何特別,The King’s Singers的演繹絕對是無懈可擊,整體性一流,由聲音的融和、到咬字、聲量轉變、語氣等方面完全聽不到失誤。而感覺上這一代唱獨唱時,所使用的震音的幅度較上代的少。

The King’s Singers到下半場與Hong Kong Festival Voices和Hong Kong Festival Orchestra合演時才用上咪高峰,可能因為上半場的演出太精采,當他們使用咪高峰時,個人的聲線被放大,叫人不太習慣。而且他們的聲量太大,蓋過了樂團和合唱團。

最令筆者百感交集的是他們第一首加唱的〈Overture to the Barber of Seville〉,這首歌可說是他們代代相傳的首本名曲之一,筆者也曾演唱過,對這首歌的記憶亦停留在上一代在DVD「From Byrd to the Beatles」(2005)的組合(當時只有Christopher Gabbitas已在陣中)。今次他們基本保留了所有「搞鬼」惹笑的動作,但不得不說這方面是新不如舊。然而演唱水準仍是一流,只是人面全非了。

場次:2017年5月10日 拔萃男書院葉傑全音樂廳 8 pm

標記:

 RECENT POSTS: 
 FOLLOW me: 
  • Facebook App Icon
  • YouTube Classic
 SEARCH BY TAG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