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創節難,守節更難


(刊登於2017年2月16日 信報 藝文評論)

根據香港的音樂表演週期,經過高峰期的十二月,一月是相對淡靜,重點音樂會較少。在這情況下,飛躍演奏香港舉辦的香港國際室內音樂節便顯得格外矚目。不過,主辦者仍要為吸引觀眾絞盡腦汁。今屆飛躍演奏香港在節目設計上力求多元,除了一般的音樂會,還首次加入親子音樂會以及一場解構手稿講座暨音樂會,亦把一些節目移師往新界的場地,接觸其它地區的觀眾。

此外,今年更首次設有駐場作曲家:來自澳洲兼中提琴家的布雷特.迪恩(Brett Dean),並於多場音樂會中演奏他的作品,《音樂大師巡禮》就是以他演奏自己的《斯伯特速寫》開始。根據場刊及作曲家親自解說,樂曲是由一個音樂比賽委約,為悼念中提琴家斯伯特而作。這首長約十分鐘的作品遵照慢-快-慢的結構,但曲式並非屬ABA,首尾兩部分完全不同。第一部分集中在最低的弦線上,旋律是斷斷續續的,並常用滑奏,曾一度在升高把位的同時把弓拉近至琴馬(sul ponticello),開首的音樂動機經常出現,彷彿是對故人的思念久未忘懷。由於此曲是比賽委約,迪恩在中間寫了一段炫技的無窮動,當中不乏大跳的段落。迪恩在此段主要用弓根拉奏,製造出粗獷的聲音。第三部分主要在最高的弦線上拉奏,旋律性較強也較長,跟第一部分成對比。最後迪恩不知拿出甚麼來夾著最低的弦線,令樂器發出如泛音般的空洞聲音,然後再轉用撥弦來結束,可見作曲家想有層次地完結樂曲。

接下來是莉卡、林昭亮及卡內拉琪斯合奏孟德爾遜的《D小調第一鋼琴三重奏》。三人展示了美妙的音色和技巧,雖然他們不是一個恆常的組合,但相互間充滿默契,例如旋律去到鋼琴時,其餘二人會「讓路」給她,然後她會以漸柔把主導位置交出來。在第三樂章〈詼諧曲〉,演奏完時有些觀眾笑了出來,足證他們確能把樂曲中的幽默感演繹出來。最後一個樂章中主題在各樂器間此起彼落,三人賣力地演奏,叫人聽得十分刺激。

下半場由博羅美奧弦樂四重奏(Borromeo Quartet)拉奏貝多芬的《第十一弦樂四重奏,「嚴肅」》。這隊四重奏最特別之處,是他們利用電腦看總譜演出,並用腳踏轉頁。與之前的組合相比,他們聲音上的鋒芒較收斂,但演奏時的動作很大。可惜層次感較遜,旋律不太明顯,有時要花一些時間才找到出來。不過最後一段快樂段同樣奏得精采。

音樂會以莉卡和張昊辰四手聯彈布拉姆斯的四首《匈牙利舞曲》作結。首兩首(第一、第三)由莉卡彈低音,到後兩首(第六、第五)便對調位置。可是這部分演出叫人失望,二人過於著力地敲打鋼琴,即使是樂曲中間較柔的段落,依然演得粗枝大葉,未能表現出兩位鋼琴家優雅的一面。

場次:2017年1月23日 8 pm 荃灣大會堂演奏廳

標記:

 RECENT POSTS: 
 FOLLOW me: 
  • Facebook App Icon
  • YouTube Classic
 SEARCH BY TAG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