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尋找通往古典音樂聖殿的鎖匙

最近有幸得到《HiFi音響》主編劉志剛的邀請,就其主持的「聖切契利亞 ─ 美聲樂團」發燒錄音欣賞會(https://www.lcsd.gov.hk/CE/CulturalService/Programme/tc/music/programs_608.html)擔任嘉賓講者,而早陣子有傳媒就這場特別的錄音欣賞會訪問了我們二人。由於訪問者並非經常聽古典音樂,其讀者群也不是集中於古典音樂愛好者,因此訪問主要是入門級的「大路」問題,例如如何欣賞古典音樂。

相信很多朋友都想過這條問題,期望能從音樂家、樂評人或資深樂迷的答案中,尋找通往古典音樂聖殿的鎖匙,甚至是一條「萬用鎖匙」,讓他們能在聖殿中大大小小的房間中,自由出入,暢通無阻。筆者當然聽過這個問題,但有趣的是自己從來未曾深思過答案,部分原因是無人如此認真地問我,更重要的原因是一直覺得那條人人適用的「萬用鎖匙」是不存在的。

筆者認為音樂作為一種藝術,既是表達自我的一種方式,也是尋找自我的一種方法,更深入地說就是一種自由。這概念不單能放於音樂家身上,於諸欣賞者身上皆準。對於前者,他們身為藝術的創造者(作曲家)和呈現者(表演者),當然會根據自己的感受、文化及成長背景、或是較具體地對某題材的理解,藉由音樂表現出來,例如貝多芬透過《費德里奧》表達對自由、平等、博愛的理想追求;表演者則通過演出來實現自己的一套聲音美學,譬如列夫席茲(Konstantin Lifschitz)數年前在港大彈奏《賦格的藝術》,完全摒棄一般的巴洛克式演奏風格,以非常個人化的手法表演,那次表現可理解為他覺得以這種方法彈奏巴赫的音樂同樣是「美」,不被固有觀念束縛他(對「美」的理解)的自由。

至於後者,雖說觀眾本質上處於被動的位置,只能接受所聽到的聲音,但他們有主動判斷的權力和自由,去認定哪些音樂符合自己的口味,而這個判斷的來源,同樣是建基於每個人的「感受、文化及成長背景、或是較具體地對某題材的理解」,又由於每個人都有各自的感受和成長經歷,因此不同人對聲音美學的理解會有各自的準則,那又怎能把自己的準則強加於他人身上?最壞的情況是一己的準則跟對方的準則相去甚遠,不但令對方混亂,甚至壓抑他發展自己的一套「美」的理解。

基於以上的想法,筆者無法提出一個如何聽古典音樂的標準答案,讓讀者在古典音樂聖殿穿梭往返,充其量只能提出一個最基本的心態:先不要把古典音樂當成難以讀懂的書,因為當抱著這種態度去欣賞古典音樂時,已經是事先把自己與古典音樂之間設一層隔膜,即使是平易近人的音樂也就變得撲朔迷離。其實不需要把聆聽古典音樂當成聆聽考試,反而應該放鬆心情,由聽從自己的感受開始,當發現自己有「感興」的音樂,便從那些音樂入手,多聽,多感受,從過程中建構自己的「美」的理解。筆者相信這會是每個人尋找通往古典音樂聖殿的鎖匙的開端。

標記:

 RECENT POSTS: 
 FOLLOW me: 
  • Facebook App Icon
  • YouTube Classic
 SEARCH BY TAG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