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堅持自我風格的鋼琴家——評《列夫席茲鋼琴獨奏會》
(刊登於《Art Plus》十一月號) 筆者在九月初聽了尼爾遜.弗萊瑞(Nelson Freire)鋼琴獨奏會,他的演奏風格非常突出,不論是莫扎特、貝多芬、蕭邦的作品,在他的手指之下都偏向抒情,即使是帶有異國風情的葛拉納多斯的作品,亦有此傾向。像他這樣堅持用自己的方法演繹不...


評《尼爾遜.弗萊瑞鋼琴演奏會》
《尼爾遜.弗萊瑞鋼琴演奏會》是「喝采系列」下半年度的頭炮。該系列經常邀請國際級的鋼琴家來港表演。弗萊瑞年幼時經已成名,音樂會文宣上引用了當年的一句「鍵盤上的年輕猛獅」,加上他來自熱情奔放的巴西,或許令人以為他的彈奏風格同樣是熱力四射,但實情是完全相反。...


評《Werther (concert)》及《Mitsuko Uchida Piano Recital》
(刊登於Art Plus 10月號) 薩爾斯堡(Salzburg)對很多人來說可能是一個陌生的名字,但那裡卻出了一位音樂史上最知名的音樂神童——莫扎特。每逢七、八月,薩爾斯堡更雲聚了全世界最頂尖的音樂家、樂團和來自五湖四海的音樂愛好者,因為每年在這段時間,著名的薩爾斯堡音樂...


在《唐喬望尼》首演地看《唐喬望尼》
(文章刊登於2015年10月15日信報樂韻悠揚,此為原文) 筆者在暑假去了歐洲旅遊,首站是布拉格。本來沒打算在那裡欣賞音樂會,但抵達後發覺當地的古典音樂氣氛濃厚,音樂會的宣傳品隨處可見,教堂每晚都有演出。在這種氣氛影響下,筆者改變主意,選擇了一場表演來欣賞,那就是莫扎特的歌...


黃曉明、Angelababy與蕭邦國際鋼琴比賽
現在提起黃曉明和Angelababy,大家都知道二人最近舉行了一場世紀婚禮,同一時間,在地球另一面的波蘭,正舉行五年一度的蕭邦國際鋼琴比賽。這兩項看似風馬牛不相及的事,想不到當中有微妙的關聯,而這個關聯就是2000年第十四屆的冠軍得主李雲迪。...
流行歌曲中的古典音樂(二)
《我們他們》:拉赫曼尼諾夫的Piano Concerto No. 3 in D minor 坦白說,若不是今年年初去聽香港管弦樂團的音樂會《拉赫曼尼諾夫的激情》(相關評論:再舒適嘅琴椅 都有破壞音樂會嘅一日),無意中發現他們在facebook介紹了這首歌,我也不知道王宛之有...


合唱的作用
音樂,究竟有甚麼用?這是我看著《唱出我天地》(Boychoir)時在想的問題。 合唱對很多人來說其實絕不陌生,但以此為題的電影不多,記憶中有法國的《歌聲伴我心》(Les Choristes),香港也有一套《麥兜噹噹伴我心》,可是我只看過前者。當我留意到《唱出我天地》的tra...


對音樂動真情
(原刊於Artism Online 9月號:http://www.iatc.com.hk/doc/75406?issue_id=75392) 「而請相信,藝術和人情不同,只要你真心愛音樂,音樂也就一定愛你。」 「若有愛,又有甚麼不能理解呢?」...
樂壇沉淪,或者始於無私的like和share
最近看到朋友在 facebook 上貼了 FFx 的影片,我沒有 click 來看,只是留下一句「Don’t make stupid people famous」。其實,我早在另一個人的 facebook 上看到他如何罵這個MV,所以即使沒看過內容,都已經心裡有數。 我沒有...
流行歌曲中的古典音樂(一)
《給愛麗斯》:貝多芬的Für Elise 在古典音樂創作的領域中,不難找到作曲家借用其它樂曲的片段來進行二次創作的例子。其實這種「傳統」在流行音樂的創作中也屢見不鮮。提到流行歌曲中的古典音樂,相信大家的腦海中都會想到改編自貝多芬的名曲、陳奕迅的同名歌曲《給愛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