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師的最初與最後——評《歡樂頌:貝一與貝九》
(原文刊登於Art Plus 2016年1月號)
香港管弦樂團今個樂季的重頭戲之一,是梵志登親自指揮貝多芬交響曲全集。筆者因為事忙,無法欣賞港樂完整的「小cycle」(大cycle就是指分攤四季完成的ring cycle),還好仍能趕上尾班車,聆聽最後一場。
作為為期一個月的交響曲全集的壓紬,當然應該選奏編制最宏大的《第九交響曲》。至於另一首曲目,考慮到《第九交響曲》長達75分鐘,要配上一首較短的交響曲,在第一和第八之間,梵志登選擇了前者,成就一場包括貝多芬最初與最後的交響曲的音樂會,讓觀眾欣賞到這位偉大作曲家的成長。
相信很多人都沒聽過貝多芬的《第一交響曲》,更遑論在現場欣賞。貝多芬早至十五歲時已有創作交響曲的念頭,到移居維也納後才著手創作,但都要到三十歲時才首演《第一交響曲》。之所以花那麼多時間,是因為海頓在交響曲創作上的成就,令貝多芬舉步為艱(貝多芬亦成為令後來者舉步為艱的巨石)。
港樂的表現和梵志登的演繹可用「不慍不火」來形容,這不是說他們的表現不好,而是在風格上,《第一交響曲》還屬古典時期作品,情緒起伏不及後期交響曲的激烈和戲劇化,在這個風格框架下,梵志登的演繹非常細膩,當中有很多精細的處理值得讓觀眾細意欣賞。例如第二樂章中,有一個二個音組成的音樂動機在不同樂部反覆出現,每次都奏得小心翼翼,控制得宜;在第四樂章,弦樂的sforzando效果出色,及後木管樂將音樂帶回平靜氣氛,整個過程流暢自然,叫人聽得舒服。普遍人都認同梵志登入主港樂後令弦樂部水準提升,這次弦樂表現出高度紀律性,用弓的位置、力度和長度整齊,是訓練有素的表現,而整個樂團的狀態甚佳。
若要挑骨頭的話,就是銅管和木管部較細聲,在結尾跟弦樂顯得不太對稱。不過也不能排除是因為筆者坐在樓座之下。
接著就是該晚的重點《第九交響曲》。聽完貝一聽貝九,感覺特別,雖然出自同一人的手筆,但風格非常不同:貝九的交響色彩非常豐富,相對地細膩度有所下降。港樂樂師的演奏動作非常俐落,顯得非常有自信,各位樂手的技巧很高。不過筆者欣賞的是圓號很穩定的長音,雖不起眼,但為樂團出色的演繹打好地基。奏至高潮時梵志登整個人跳起來,連他的吸氣聲都聽到,可見他有多肉緊有多投入。
樂曲另一個重點是合唱。事前發生比較罕見的事,原本的女高音Emily Magee因病辭演,但頂替她的Emma Bell竟也因病辭演,最後由北京國家大劇院合唱團的女高音周與倩「替上替」。其餘的獨唱Deborah Humble、Charles Reid和延侊哲在今年初已來港演唱《萊茵的黃金》,實力無用置疑,特別是延侊哲,他當時飾演巨人兄弟之一,雖然身型遠不及對手高大,但聲音巨大得多,當時已令筆者印象深刻。今次再聽,也不令人失望,開始時大有公告天下的氣勢。四人的合唱可謂伯仲之間,每人都傾盡全力。
至於北京國家大劇院合唱團,他們的歌聲很厚而壯,論聲勢確是香港的合唱團無法比擬的。每逢到強力的樂句進入,他們總不會教人失望。不過團員的顫音太多,唱長音時聲音顯得「混濁」,另外咬字還有提升的空間。
合唱界的隱憂
說起北京國家大劇院合唱團,早前曾有港樂合唱團成員向筆者埋怨港樂不用自家的合唱團。不過從結果來看,港樂應興幸這次沒有用自家合唱團,不是說他們不及北京的,而是不夠團員。在首演日撞上Singfest的《聖誕神曲》,第二晚撞了香港和聲的音樂會,同時還有香港歌劇院到中山演出《托斯卡》,而下星期的《遊唱詩人》也進入最後排練的階段,哪裡找人表演?
香港不乏合唱音樂會,近年不停有新團湧現,舊團又想發展,多辦了音樂會,但表演者的數量沒有顯著上升,不少人兼唱數團,撞期的話,練習時期要「兩邊走」,導致出席率偏低,令排練事倍功半。合唱團管理層又不能不讓他們演出,以作懲戒,因為根本找不到其它人代替,變相鼓勵這種風氣,造成惡性循環,降低了表演質素,這絕非健康的情況。
場次:2015年12月5日 8pm 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