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未必好
進入香港藝術節的節期,一眾藝術愛好者忙於在各表演場地進進出出,而本地的音樂團體大多休養生息,避免與藝術節的節目硬碰(無場地也是一個主因)。至於香港管弦樂團,雖然在這段期間無樂季節目,但不代表他們空閒得很,除了為藝術節的三個節目作伴奏外,期間還策劃一些小型的免費音樂會,這包括...
2017年3月21日


記一次「非正式」西九故宮諮詢會
自西九管理局宣布在西九文化區內興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後,爭議聲不絕。其中一項最具爭論的地方,就是事先不作公眾諮詢。及後當局才「亡羊補牢」地舉辦公眾諮詢,收集市民對故宮的意見。 對於故宮,筆者的立場是反對故宮以這種「插隊」、不透明的方式設於西九內。可是那個公眾諮詢,是基於「故...
2017年3月9日


創節難,守節更難
(刊登於2017年2月16日 信報 藝文評論) 根據香港的音樂表演週期,經過高峰期的十二月,一月是相對淡靜,重點音樂會較少。在這情況下,飛躍演奏香港舉辦的香港國際室內音樂節便顯得格外矚目。不過,主辦者仍要為吸引觀眾絞盡腦汁。今屆飛躍演奏香港在節目設計上力求多元,除了一般的音...
2017年2月22日


可期待的「你的香港管弦樂團」 ── 從林丰任藝術策劃總監說起
香港管弦樂團在2016-17樂季中拋出「你的香港管弦樂團」的宣傳句子,以回應過往「不重視本地音樂家」的批評。除了在節目策劃上加入香港音樂家外,架構上也重設助理指揮職位,在招聘新聞稿中特別提到「理想人選需操流利廣東話和英語」,最終港樂選出土生土長的葉詠媛和謝拉特‧莎朗嘉(Ge...
2017年2月9日
馬逢國說甚麼?
西九故宮事件發酵至今,有很多人發表過意見,我卻沒發現馬逢國說過甚麼。坦白說,我對他毫無興趣,只不過他是一位所謂代表業界的立法會議員,可隨時說自己代表了業界的聲音,站於監察的角度(雖然我無票),我決定看看他就這次事件說了甚麼。...
2017年1月26日


失蹤的西九第三期建築
林鄭忽然宣布在西九文化區內興建香港故宮博物館,並由香港賽馬會出資三十五億。消息一出便立刻引來爭議,最大的反對聲音是政府事前完全不作諮詢,違反《西九文化區管理局條例》第十九條中「管理局須就關於發展或營運藝術文化設施、相關設施及附屬設施的事宜,及任何其他管理局認為合適的事宜,在...
2017年1月12日


合唱界生力軍
(刊登於2017年1月9日信報藝文評論) 儘管香港一直未出現全職的合唱團,但合唱活動繁多,由歌劇演出,到大型合唱作品,到早期音樂合唱演出,包羅萬有,無疑是香港古典音樂界重要的一部分。近日,合唱界迎來一支新力軍,就是由時任香港管弦樂團合唱團團長朱俊熹所創辦的合唱團Cantab...
2017年1月10日


林鄭出賣香港人
在普天共慶的聖誕假期前夕,網路上傳來一份來自林鄭給香港人的「聖誕禮物」:她宣布西九文化區將興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會捐贈35億港元,預計在2022年落成。 看到這則新聞,我立刻想起樂評人朱振威在2014年寫了一篇名叫《林太,你知道你的話比髒話更刺耳嗎...
2016年12月29日


難為正邪定分界
(刊登於2016年12月28日 信報 藝文評論) 在香港不乏欣賞由外國團隊製作的高水準音樂劇,單是去年便上演過《仙樂飄飄處處聞》和《雨中樂飛揚》,全都大收旺場。至於今年便有首次在港演出的《綠野仙蹤女巫前傳》(Wicked)。...
2016年12月28日


港樂or柏林愛樂,that is the question?
早前香港政府公佈了一系列慶祝回歸二十週年的節目,當中亮點之一,是西蒙.歷圖(Simon Rattle)帶領柏林愛樂樂團來港演出。不久之後,南華早報的周光蓁訪問了港樂的行政總裁麥高德(Michael MacLeod),他表示港府不找港樂演出,是忽視本地樂團實力,政府需要醒醒(...
2016年1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