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樸實無華李維斯


擅長彈奏古典時期德奧作品的英國鋼琴家(Paul Lewis),2019年受香港大學MUSE邀請來港舉行獨奏會,大獲好評,可惜當時筆者未能出席。今年適逢MUSE踏入十周年,再度邀請李維斯來港,更是用兩個樂季共四場彈奏舒伯特鋼琴奏鳴曲全集。


李維斯早於二十年前演奏舒伯特鋼琴奏鳴曲全集,在一篇訪問中,他表示多年後再彈此曲目,自己的理解有所不同。筆者欣賞了第一場演出,他彈奏了D. 568、D. 784和D. 850三首作品。D. 568以簡單的八度齊奏開始,在香港大學李兆基會議中心大會堂一流的聲響效果下顯得音色豐滿。接著李維斯的演繹變得緊湊,樂音連綿不絕,他的整體演奏比筆者想像中來得更「濃」,這有一部分是因為聲量不輕,筆者坐在場地中央較後排,感覺基本是維持在「中強」(mezzo forte)至「強」(forte)的程度——有趣的是在場刊中刊登李維斯的文章「Human, all too human」,他想像舒伯特彈奏自己的作品時展示出控制「極弱」(pianissimo)的上佳能力——跟他當晚的表演大相逕庭,不過,他在文末「戴了頭盔」,稱演出很受鋼琴和場地影響,也許因此令他採用聲量較大的奏法。而在「濃郁」的音樂中,聽者能嘗到五味分陳的味道,李維斯彈奏的思路和層次清晰,讓聽眾清楚明白他想表達甚麼,最重要的是他的音樂毫不造作,樂音中全是真摯的情感。在第二樂章他展現細膩的彈性速度,但從不誇張,取中庸之道去彈奏。李維斯在終章情感充沛,很多細節的處理值得讓人再三細味,例如慢慢加力的樂段,不但自然順暢,更是牽動情緒,樂段轉折的處理更佳,每每能將情感或特性不同的樂段連接而不覺突兀。


該晚第二套曲目是D.784,別號「悲劇」,同樣以雙手八度開始,但氣氛比之前變得神秘,但聲量感覺是差不多,李維斯沒刻意降低太多聲量。開始不久後便迎來快速的build up,琴觸非常結實,營造仿如一位巨人的氣勢。琴觸是他演繹這樂章的關鍵,變化多端。另外一個關鍵是踏板,李維斯純熟運用這兩個技巧,令音樂在重與柔之間來回。例如有一段八度顫音(tremolo),在結尾時他忽然收細,樂音有如鐘聲在場內迴盪。不過最突出的還是氣勢,李維斯就像彈奏協奏曲,力量龐大,彈到激動時連吸氣聲也清晰聽到。到結尾部分的和聲,李維斯利用延音效果,輕輕的留下不協和音的痕跡,就像在白畫布上劃上一抹淺淺的暗影,反映他對音樂的構築有清楚的想法。終章是一連串樂音,有點像無窮動,雖然他彈得又重又激,聽眾被密集樂音包圍,但完全不會覺得「頂唔順」,全因李維斯的演繹全不「肥膩」,不但是清爽,更有一種英式紳士的風度。


下半場只彈一首D.850,跟前兩首坐下來先沉靜一回才開始彈奏不同,這次他一坐下便彈,估計是要連接樂曲一開始的快速氣勢。李維斯的演繹既自信又熱情,一直維持高張力,不但沒有枯竭的感覺,而且不會過火,尺寸拿捏得很好。最後的八度音尤如晨鐘響徹,只是第一樂章已叫筆者忍不住在心中喝彩。第二樂章能更清楚欣賞他的踏板技術——他在句末會用踏板來延續聲音,接駁到下句,令音樂連綿不斷。另外他用踏板令句尾圓滑地結束,就像將雕像的棱角都打磨乾淨。另一點令筆者欣賞的是在一些寧靜的段落中,他沒有刻意營造甜美音色來取悅聽眾,畢竟這種彈法容易使人受落,但他是用誠懇不落俗套的態度對待音樂,絕對是所有演奏者的模範。


他最後加奏了舒伯特《Allegretto in C minor, D.915》,單是頭兩句——一句小調,一句大調,李維斯輕輕的帶出兩句的反差,已經非常吸引,全曲在他精心琢磨下顯得十分動聽。


坦白說,舒伯特鋼琴奏鳴曲並非「易入口」的作品,難免令人感到沉悶,但李維斯的表演卻有種神奇的魅力,技巧與深度並重,展現對作品深刻的理解,無疑是一個典範。


觀賞場次:2023年2月24日 8pm 香港大學李兆基會議中心大會堂

標記:

 RECENT POSTS: 
 FOLLOW me: 
  • Facebook App Icon
  • YouTube Classic
 SEARCH BY TAG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