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歐洲賣藝到自我成長——專訪《一吸一呼之間》作者陳杳然
- edisonhung2
- 3月28日
- 讀畢需時 5 分鐘

一個人隻身前來從未踏足過的歐洲大陸,進行近一年的旅居生活,期間靠在街頭巷尾賣藝賺旅費,更將旅程中的經歷輯錄成書,這種生活對好多人來說是一種很浪漫但遙不可及,甚至是無法想像的生活模式,但這正是本地音樂人陳杳然(Max)2024年的一個改變人生的計劃。
三十而立的Max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音樂系,多年來從事藝術表演、創作及教學,推出過原創鋼琴專輯,又曾在張敬軒有份投資的仙后餐廳中擔任駐場鋼琴師。後來一場世紀疫症打亂很多人的生涯規劃,雖然憑著多年來的人脈,Max要在疫後繼續在港工作不成問題,但他毅然決定嘗試踏出舒適區,到歐洲賣藝,體驗不一樣的生活,並將其體會寫成《一吸一呼之間——歐洲賣藝行旅二三十事》一書。
其實早在去歐洲前,Max已經在澳洲和亞洲各地展開旅居生活,因為香港的生活很壓迫,而且他覺得世界很大,有很多東西值得欣賞和學習,希望用旅居的形式拓寬眼界。在一些物價低的地區如泰國,他有能力完全不工作,但去歐洲生活是另一回事,可是他又不能夠打工維生,有天靈機一觸,想到可以嘗試賣藝賺旅費。此前Max曾在香港抱著玩的心態,拿起結他去busking,但這跟歐洲賣藝是兩碼子的事,需要考慮的事不同,例如樂器——畢竟是四處旅居,結他比較大,不太方便,Max決定用輕巧的口風琴,另外就是設計表演歌單,他是根據三個原則去設計:「第一是自己喜歡的音樂,第二是適合口風琴演奏,第三是不能太冷門。」最終他選定一共十五首樂曲的表演歌單,包括西洋流行歌如Bee Gees的〈First of May〉、Billie Eilish的〈Lovely〉,有他很喜歡的〈吉卜力組曲〉、〈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還有很能夠代表香港的〈獅子山下〉,更有玉置浩二、中島美嘉的日本歌:「就算別人不認識這些歌,我相信那些旋律有種吸引人的魔力。」
可能因為Max經常一個人四處旅行,家人早已習以為常,所以當他提出旅居歐洲的計劃時,家人沒多大意見,因此Max在完成好表演歌單所需要的伴奏音樂,便帶著口風琴、一個藍芽喇叭和一個鐵盒,在2024年一月自己生日之際,隻身飛往歐洲,準備他的賣藝之旅。
賣藝沒有標準答案
《一吸一呼之間》一書紀錄了Max在歐洲頭半年的旅居生活,在這半年間他去了多個地方,第一站是德國漢堡:「選擇漢堡是因為感覺比較安全,也有朋友住在那裡,萬一有事也有個照應,機票也算平,綜合起來我認為作為展開賣藝生活,漢堡是個不錯的起點。而且我一直對北歐有種『fantasy』,經常聽人說那裡的人生活得很快樂,很想親身去當地找答案。漢堡離丹麥不太遠,這亦是原因之一。」
不過當Max到達漢堡時,他並不急於開始賣藝——正如他往後去到每座城市一樣,先是四處逛逛,探索一下這個地方,順道考察哪裡適合賣藝。當然,所謂的「合不合適」,其實是不斷的試錯:有些他覺得可以表演的地方,開始不久已被人驅趕;有些人來人往的街頭,滿以為可以有不俗的收入,結果還不如人流較少的地方,所以Max最終得出一個結論,就是沒有標準答案。
小確幸的啟示
賣藝收入固然重要,但Max更享受的,是因表演而跟不同人不期而遇的小確幸,那怕只是一位萍水相逢的聽眾滿足的微笑,例如在書中他記述有天在克羅地亞札達爾表演期間,有位爸爸帶著約兩、三歲的小朋友在欣賞他的表演,一曲奏畢後,爸爸上前教小孩把硬幣放入鐵盒內,Max跟他們道謝後,爸爸問小孩想不想聽〈Baby Shark〉,Max便二話不說吹奏那段全世界小朋友都喜歡的旋律,果然小孩聽到擺動身體,Max還跟他擊掌,這對父子離開時,小孩不忘回頭向他揮手道別。雖然這段相遇不過是數分鐘的事,但小朋友天真無邪的笑容,足以將Max的負面情緒一掃而空。
問及賣藝期間最難忘的經歷是甚麼時,Max思忖一番後說:「作為表演者,我一直抱著『向前行』的心態,即使是玩過很多次的音樂,每次演奏都追求進步。有一次我在漢堡演奏〈Merry Christmas Mr. Lawrence〉,那次我強烈地覺得奏得特別好,之後有位女士走過來,說這是她最喜愛的音樂,而那天正是她生日。」這簡單的說話已經足夠令Max鼻子一酸,大受感動,他想不到自己只不過是專注地做自己擅長的事,竟然成為給一個陌生人的祝福:「這件事給我很大的力量,提醒我其實只要做好自己,就能夠影響生命。」
他鄉遇香港人
Max的賣藝生涯中遇過形形色色的人,當中包括香港人:「他們會主動走過來跟我說廣東話,當下很意外,有種他鄉遇故知的感覺。部分更是在財政上非常支持,出手闊綽。」儘管如此,Max常提醒自己對方其實無義務單純因為來自同一地方便支持他,所以很珍惜那些珍貴的鼓勵。
在海外跟香港人的緣分,還直接成為新書的封面。同樣發生在札達爾,有天他如常在街頭賣藝,忽然有位香港女生叫他不要離開,她要去拿相機為Max拍照。原來表演地點正對著該女生所住的青年旅舍,而她是一名攝影師,趁Max在表演時從旅舍影了一幅相,相片最終成為新書的封面,Max亦跟該女生成為朋友,約定七月再見面。
六星期無法賣藝
Max的歐洲賣藝生活有順境,當然亦有不如意的時候。他的其中一站是蒙特內哥羅(曾稱為黑山)的科托爾,所住的民宿的露台坐擁一百八十度海岸景色,使Max心動不已,決定留好一陣子,及後感受當地生活,更是愛上那個地方,決定多逗留二十天,前後共七星期。
可是當Max取消下一個行程所訂下的民宿,在科托爾開始賣藝時,有貌似警察的人前來問他有沒有得到許可:「因為我沒有許可,當時他說只有兩個選擇,一是交一百歐元的罰款,或是上庭,但之後可能要交更多的罰款。」最終Max只能無奈地選擇前者(不過由於他在八天內交罰款,能享有「折扣」,只需交三分之二的罰金)。
罰款固然「好甘」,更要命的是Max接下來六個星期都不能賣藝。最初他感到不安,但Max確信凡事自有安排,既然上天不讓他賣藝,便嘗試去做其他事:「我試過錄翻唱歌,但因器材問題放棄了。之後開始創作,每天跑步或散步,去到第四、五個星期才享受到這種生活。」他形容在蒙特內哥羅的日子是「洗機」,將負面的情緒清理。他更跟民宿老闆娘混熟,對方會與其他客人開玩笑說Max是她的表弟。
Max在這段時間創作了幾首音樂,其中一首名為〈You’ll be fine〉,紀念這段難忘的經歷,他更在離開前給大家演奏該曲,憑曲寄意,祝福在蒙特內哥羅遇到的每個人。
改變生命之旅
經歷過一整年的賣藝生活,Max坦言是一場改變生命之旅:「我更懂得隨遇而安,因為每日都有意想不到的事發生。這讓我接納到更多的感受,即使是負面的情緒,我能夠想辦法抒發出來,而不是放大它,所以我覺得自己變得平靜。」
連朋友也看得出他的轉變,形容Max像「海」一樣:「我很喜歡這個比喻,海底下有很多事發生,只是因為它的容量大,表面上看似沒甚麼事似的。我希望能有海這種特質,表面上平靜,其實內心很豐富,保持對世界的好奇,投入很多的感受。」
תגובו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