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意大利歌劇之旅——米蘭.維羅納


作為一位歌劇迷,一直都想去歌劇誕生之地意大利朝聖。今個夏季,終於有機會遠行,最後選擇往米蘭和維羅納進行一趟歌劇之旅。


米蘭是眾所周知的「時尚之都」,但其實這個倫巴第大區(Lombardia)首府有不少跟古典音樂,特別是作曲家威爾第相關的地方,而且是免費參觀的。第一個參觀的景點是「威爾第之家」(Casa Verdi),這是威爾第封筆後,專為面對財政困難的退休音樂家而設的安老院,並用他的版稅收入來營運,難怪威爾第深受國民愛戴。演員Dustin Hoffman執導的處女作《Quartet》中的退休音樂家安老院就是啟發自威爾第之家。


除了讓退休音樂家安享晚年,威爾第之家亦會舉行音樂會和給學生上音樂課,不過平時大部分地方都是不對外開放。穿過正門大閘,在左右兩方的牆壁上刻有捐款人名字,當中不乏耳熟能詳的名字,例如指揮家Toscanini、男高音Gigli、劇作家Boito、大都會歌劇院等。安老院中間有一個庭院,庭院的盡頭是最重要的地方——威爾第與其第二任妻子Strepponi長眠之處。二人的墓碑設計非常簡潔,墓室以金色為主,壁上的畫像人物全都神情哀傷,整個氣氛低調肅靜而不失典雅。


說到墓碑,米蘭紀念墓園也是非常值得參觀的地方,事實上這處給筆者很多意外驚喜——以前曾參觀維也納中央公墓,拜訪多位作曲家的墓碑,但該墓園整體的「好睇程度」不及米蘭的。米蘭紀念墓園於1866年啟用,安葬了無數的名門望族,當中不乏知名音樂家,威爾第死後曾短暫安葬於此,後來才移往威爾第之家。其它在此長眠的出名音樂家包括Toscanini、Boito、男高音Corelli,不過墓園內的指示牌只標示Toscanini的墓碑。在尋找墓碑的過程中,看到各個巧奪天工的墓碑,每個都各具特色,精緻得尤如藝術品一樣,例如國際利口酒Campari的家族墓院,竟是「最後的晚餐」銅像,任何人看到都一定會為之驚歎。


相比之下Toscanini的家族墓碑顯得樸實得多,四四方方的一個石室,遠望時不太起眼,但仔細近看的話,可看到四面牆身刻上多個面容悲傷的天使和人像。望進石室,除了看到Toscanini的名字外,在旁邊還可發現他的著名女婿,鋼琴家Horowitz的名字。


筆者沿著有蓋走廊離開,途中意外找到Corelli、作曲家Ponchielli、畫家Hayez等人的墓碑。米蘭紀念墓園絕對是一個值得閒逛的地方,隨時能在這裡找到新發現。


另一站是米蘭艾特德大酒店,這間酒店的歷史比米蘭紀念墓園還要悠久,是米蘭市內第一間提供郵寄和電報服務的酒店,距離斯卡拉大劇院674步(官網如說是),想當然歷來有無數音樂家入住過,包括傳奇歌手Caruso、Callas,不過最重要的住客是威爾第,他住在酒店的一樓,一住便住了27年,他最後一齣歌劇《法斯塔夫》就是在那裡完成。當年歌劇《奧泰羅》首演大獲成功,大批觀眾湧往酒店樓下歡呼,最後身處房中的威爾第和首演男高音Tamagno盛情難卻,齊齊步出洋台,Tamagno更高歌劇中詠嘆調。1901年威爾第在酒店突然中風,只能卧病在床。在群眾要求下,酒店總監會把威爾第的病況張貼在大堂,又會在對出馬路上鋪上稻草,降低馬車經過的聲音,不要打擾大師休息,可惜威爾第最終在酒店中離世。


他住的房間現時叫做「威爾第套房」,可讓住客訂房(當然價錢不菲)。筆者到酒店外打卡當日,在旁邊遇見一班載著VR眼罩的旅客,一查之下才知道他們正參加名為「You Are Verdi」的walking tour,米蘭艾特德大酒店的確是認識威爾第的必到景點之一。


歌劇聖殿——斯卡拉大劇院

米蘭之旅的重頭戲是斯卡拉大劇院。1778年啟用的斯卡拉大劇院是當今最重要的劇院之一,曾首演過多齣經典歌劇,包括貝里尼《諾瑪》、威爾第《拿布果》、《法斯塔夫》、普契尼《蝴蝶夫人》、《杜蘭朵》等。劇院設有博物館,可讓旅客參觀,單是沿路看著掛在樓梯牆上一幅幅只有文字的舊海報,已有濃厚的歷史感(時至今日劇院仍沿用相同的海報設計)。博物館展出相關的畫作、雕塑、音樂家用過的物品等,還有新增的Maria Callas展館,不但有演出照和戲服,還有以Callas為靈感的藝術品,相當獨特。


若要最實在地感受斯卡拉大劇院,當然是入場觀演。筆者購買了馬斯奈《維特》的門票(可惜是法國歌劇),開場前已見正門大排長龍,還有警察在場維持秩序。不過我們入內時卻被職員告之,手持較平門票的人是從另一個入口進入。筆者購買的是上層後排的座位,網上訂票時已知是「limited view」,因此觀演時久不久都要站起來看,如像「有座位的企位」。事實上這也是一個有趣的觀演體驗:平時看表演要正襟危坐,但在這裡卻可以動,包括那些坐在包廂的,也要探頭出來看,當然無論怎樣動,也不能影響其它觀眾。


每個座位前都有獨立的字幕機,提供各種語言的字幕,但那些字幕機都是「虧虧地」,大部分時間都停在一句歌詞,甚至出現中文字型的亂碼。不過斯卡拉大劇院還是有與時並進,開發了即時字幕應用程式,只需連上專用wifi,就能通過電話看到字幕,然而播放場規時還是叫觀眾關掉手提電話……


那場馬斯奈《維特》是由法國男高音Benjamin Bernheim,他可說是今代中生代男高音的代表,靚聲之餘演唱非常連貫,劇中最著名的詠嘆調〈Pourquoi me réveiller〉不但技巧上完全駕馭到,更厲害的是演繹上的情感表達,層層遞進,引導觀眾進入其情感世界,反觀女主角Victoria Karkacheva在情感層次上明顯略遜一籌。


導演Christof Loy採用寫實風格,演出帶有濃厚文藝片味道,著重男女主角曖昧不清的關係。全劇使用一景到尾的佈景設計,台上有一幅三層樓高的「高牆」,中間有一扇門,可看到後面一部分的「飯廳」。那幅高牆對歌手來說是很好的反聲板,但對觀眾來說就只是沒有變化的佈景,令人失望。



萬人戶外睇歌劇

意大利之旅的另一站是維羅納。維羅納位於米蘭和威尼斯中間,距離兩處地方都是約一小時火車程,在2000年入選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世界遺產。跟米蘭這個國際大都會相比,維羅納明顯是一個大市鎮的格局,還保留歷史古城的痕跡。


維羅納以兩樣東西聞名於世,第一樣是莎士比亞名作《羅密歐與茱麗葉》就是以此城為背景,每年有數百萬旅客參觀「茱麗葉之家」,排隊摸茱麗葉銅像的右胸(相傳會帶來好運)。另一樣是圓形競技場,它建於公元30年,是世上現存第三大的競技場,現時最主要的作用是夏季舉行的歌劇節,最多可容納三萬人,上演歌劇時則容納到一萬五千人。這個歌劇節始於1913年,當時是紀念威爾第百年誕辰,在競技場中上演《阿依達》,自此此劇成為歌劇節最具代表性的劇目,去年歌劇節踏入一百周年,就是演出《阿依達》。


因行程關係,筆者選擇了《卡門》(又是法國歌劇)。競技場一共有六十多個閘口,觀眾按票種從指點入口進入。競技場的樓梯級很高,約45厘米。貴票區設有座位,其它票區則坐在石級上。場內外都有人在售賣坐墊,讓人坐得舒服點。


為了遷就天色,歌劇在晚上9:15才開始。開場時會有一名演員拿著一個銅鑼走到台上,敲打三下,示意觀眾節目開始。每次中場休息,她都會走出來三次,分別敲打銅鑼一、二和三下,相當有儀式感。雖然競技場面積相當大,但歌手和管弦樂團完全沒有使用擴音設備。即使筆者坐在「山頂」,雖然聲量不大,仍能清楚聽到音樂,歌手的咬字非常清晰,不得不感嘆這真是一座神奇而偉大的古代建築。


飾演女主角卡門的是Aigul Akhmetshina,還不到三十歲的她近年就是憑此角而人氣急升。她的演繹確實是聲壓群芳,只要她一出聲,就知道誰是「大姐大」,這份氣勢不是單憑「靚聲」、「好技巧」便能鍛練出來。筆者觀賞時並無留意誰飾演男主角,只覺得那位男高音有很重的意大利腔,及後翻查才知是Francesco Meli,果不期然是意大利人。另一要角Escamillo由Erwin Schrott飾演,他的演出非常有台型,在競技場聽他唱〈鬥牛士之歌〉,特別有feel。


值得一提的是每次中場休息有二十分鐘,由於佈景異常巨大,後台人員全都要載上白色安全帽。觀眾亦很需要中休,因為會坐到腰骨痛,要站起來伸展筋骨。另外第四幕有一首需要童聲合唱團的大合唱,但因為當時已經近凌晨一時,小朋友都要回家,所以由女合唱團代唱。


在維羅納圓形競技場觀看歌劇是「once in a life time」的觀賞體驗:在過千年的歷史建築,與過萬人在星空下觀看頂級音樂家的演出,絕對是畢生難忘,期待下次的歌劇之旅,發掘更多新奇的事物。

標記:

Comments


 RECENT POSTS: 
 FOLLOW me: 
  • Facebook App Icon
  • YouTube Classic
 SEARCH BY TAG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