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香港古典樂界2023年度選字——「新」



自2020年開始,筆者每年都用一個字總括該年度的古典音樂樂壇,2023年所選的字是「新」。之所以選「新」,是指後新冠疫情的新常態,整個業界面對的新挑戰。

 

今年年初,香港政府宣布在3月1日全面取消口罩令,代表所有社交距離措施均正式結束。口罩令從2020年7月15日起生效,歷時959日,期間社交距離措施因應疫情而改變,曾經全面封閉表演場地,或是限制入場率,亦曾因疫情轉壞或有表演者染疫,令表演被迫取消,很多藝團花了數月的心血一下子付諸流水。

 

隨著疫情結束,藝團可以再無後顧之憂地策劃節目,不但能邀請國際音樂家來港,同時進行久違的外訪,香港管弦樂團在2023/24樂季踏入職業化後第50個樂季,在這個重要一季舉行了至少18場外訪音樂會(明年內地巡演3的詳情未公布),單是2023年上半樂季便有9場,很可能是港樂史上最多外訪的一季。之所以有那麼多外訪,除了是第50個樂季,相信是要趁梵志登還是音樂總監時「還債」,把過去幾季安排好但被迫取消的音樂會完成。

 

說到「還債」,除了梵志登,還有音樂家。好些過往因疫情而來不到的音樂家終於能夠到港演出,包括Buchbinder、辻井伸行,有些則在短時間(一年內)再次(受康文署邀請)來港,例如Kavakos和趙成珍,無獨有偶,他們全都是2019/20樂季出現的名字,當時只有開季的趙成珍能成行,其他都是過了三年才能跟港樂合作。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隨著梵志登即將離任,新樂季受邀的指揮相信很多都是下任音樂總監的潛在人選,而當年跟隨梵志登來港的樂團首席王敬會否一起離團,同樣值得留意。

 

至於香港小交響樂團同樣重啟外訪之旅,2023年共有11場。不過對他們來說,最重要的是新音樂總監柏鵬上任。該職位自2020年葉詠詩離任後便一直懸空,柏鵬上任後,葉詠詩轉任桂冠音樂總監,另一位港產女指揮葉詠媛則成為副指揮。這個任命反映小交希望平穩的發展,所以才選擇從2015/16樂季開始擔任首席客席指揮的柏鵬,而葉詠詩仍然會指揮小交及協助處理樂團藝術發展事宜。新樂季開宗明義地以「Double Happiness」為主題,其中一個寓意就是柏鵬和葉詠詩並駕齊驅(關於柏鵬任小交音樂總監的詳情可閱讀拙文)。




香港小交響樂團新任音樂總監柏鵬

 

香港藝術節同樣迎來新掌舵人:去年任行政總監多年的何嘉坤宣布退休,由發展總監余潔儀接任。可惜今屆閉幕音樂會卻爆出「關公災難」,這場由Jakub Hrůša指揮Bamberger Symphoniker的音樂會,本來門票及宣傳品寫明「遲到觀眾於第一首交響曲奏畢後方可進場」,主辦方卻在第一樂章完結後讓遲到者入場,而觀乎遲到者的座位,有不少都是拿贊助票的,更甚的是每個樂章完結後都有人拍掌,事後引起很多觀眾不滿。及後香港藝術節在社交平台上載Jakub Hrůša的公開信,試圖為事件降溫,怎料再度「炎上」,被網民指明明是行政失誤,卻用指揮來做「檔箭牌」。

 

繼續新表演形式

 

因應新冠肺炎而出現的網上演出隨著疫情結束而逐漸減少,但有些因疫情而催生的表演形式成為藝團發展的目標,例如小交的電影音樂會口碑不俗,今年再度跟MOViE MOViE《Life is Art光影藝術祭》合作,推出〈Tiny Galaxy Concert@虎豹〉。飛躍演奏香港在2021年推出〈樂聚!王致仁的哥德堡變奏曲〉,反應很好,今年趁王致仁回港演出期間再度上映。

 

港樂更進一步將藝術與科技結合,邀請香港作曲家梁皓一創作《元宇宙交響曲》,不但在音樂廳演奏,同時在The Sandbox元宇宙。這個號稱是「全球首個於音樂廳及元宇宙演出的交響樂作品」備受港樂重視,甚至錄製成專輯,由Sony發行,但評論不佳,特別是視覺效果,被南華早報樂評指是「Painfully unimpressive」。

 

香港中樂團在2020年開始與3香港展開5G策略性合作,利用5G現場直播,支援4K超高清畫質拍攝,今年不但5G直播香港鼓樂節音樂會,更與郵輪Resorts World Cruises合作,完成首個5G海上點對點直播演出。


除了新穎的表演形式令觀眾耳目一新,今年有一齣戲得到很多本土樂迷以至文化界的關注,那就是《尚未完場》。該套紀錄片由祁凱達與徐岱靈合導,講述五十年代香港娛樂大亨區德禮(Harry Odell)的故事。當時區德禮以璇宮戲院(後易名為皇都戲院)為基地,邀請中外眾多頂尖音樂家來樂演出,對推動香港早年音樂發展有重大貢獻,這套戲可謂補足了這段歷史的空白。

 

售票遇困難

 

疫情為業界帶來翻天覆地的改變,儘管已經結束,但它帶來的影響持續,根據筆者一年來的觀測,有感其中一項變化是售票比以往困難。當然明星級的音樂家或團體仍是票房保證,例如久石讓、馬友友、郎朗、紐約愛樂樂團、Diana Damrau、Alice Sara Ott等都是一票難求,或是矚目新星的香港首演如劉曉禹和角野隼斗,都是香港樂迷的「搶飛」目標,但這已經不是金科玉律了,今年出現不少「炒車」的例子,最嚴重的是歌劇天后Anna Netrebko,香港藝術節為她舉辦兩場音樂會,入座率均不到五成——過往藝術節在閉幕表演同日所發的新聞稿,總會表明入座率超過九成,今年隻字不提;港樂開幕音樂會請來Joshua Bell,入座率也不像預期。即使是康文署主辦的音樂會亦遭遇「滑鐵盧」,例如Lise de la Salle和Kavakos。




Kavakos 10月23日獨奏會售票情況


當然以上每個票房失利背後都有個別原因,例如Anna Netrebko的票價太貴(最貴$2500)、當時剛好疫情結束不久,很多人「報復式」外遊(有人認為她親俄的過去引來抵制,但筆者覺得這點在香港影響有限);Kavakos已在六月來港跟港樂合作,影響他十月獨奏會的票房。若要有確實數據分析,恐怕有待香港藝術發展局在兩三年後出版的「香港藝術界年度調查報告」。不過觀乎香港各個行業都是不景氣,相信古典樂界不能獨善其身,售票遇困難的觀察應該「雖不中也不遠矣」。


全新委任


去年香港藝術發展局成功進行了經「完善」後的藝術範疇選舉,今年輪到審批員換屆,本應在六月發信給現屆審批員來續任,但遲遲未發,後經傳媒報道才揭發當局準備在委任條款中加入國安條款,直到八月才正式通過新一屆審批員之委任,明確在委任書寫明「審批員亦須以保障公眾利益及維護國家安全為大前題下,進行審批工作。」


香港政府去年年底宣布委任譚盾從一月一日起擔任香港「文化推廣大使」,任期五年,這是一個全新的委任,目的是「為配合國家《十四五規劃綱要》支持香港發展成為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策略」。在第一年的任期中,譚盾帶了本地聲樂家鄺勵齡、鍾嘉欣等到國內、荷蘭和愛丁堡不同地方演出,在十二月則在香港舉辦「譚盾WE—音樂節」,進行音樂會和工作坊。


文化媒體新形勢


疫情不但對表演藝術界帶來衝擊,媒體也「大洗牌」。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出版的季度刊物「Cashflow」由明年起停止出實體版。Cashflow每期刊登流行歌手和正統音樂家的訪問,以及協會動態,是讓公眾認識協會和其會員的一個方式。另外停止實體版的媒體還有U Magazine,U Magazine除了有消閒資訊,也有文化版,多年來報道過很多本地及外國重要演出。雖然該兩本刊物仍會有網上版,不過少了實體書,傳播的能力難免打了折扣。


然而,當有些文化媒體消失時,有些新的東西出現。星島日報在下半年改版,推出全新文化版「Art Can」(逢星期四出版),據筆者瞭解,該版的編輯方向是以圖片為主,迎合當下「以圖為先」的潮流。及後明報亦推出全新文化版「開眼」(逢星期五出版),儘管頭版同樣是一大幅圖片,但內頁有多篇長文,亦有關於外國的文藝專文,配合明報較為知性向的報格。在傳統媒體日漸萎縮的情況下,竟然有兩份大報仍會如此重視文化,實在難得。


樂人辭世


今年一月,有「香港新音樂之父」之稱的林樂培逝世,享年96歲。林樂培來自澳門,但對香港音樂發展有舉足輕重的影響,除了創作了《昆蟲世界》、《秋決》等經典作,更創辦了亞洲作曲家同盟(1973年)、香港作曲家及作詞家協會(1977年)、香港作曲家聯會(1983年)等音樂組織,亦曾製作多個電視及電台文化節目,並於香港大學音樂系任教。他無疑是香港音樂發展的奠基者,香港藝術發展局現正進行「口述歷史及資料保存計劃」,整理多位資深藝術工作者的口述歷史,其中一位就是林樂培(仍在製作中)。




「香港新音樂之父」林樂培


同月還有兩位前輩離世:顧嘉煇和Uncle Ray(郭利民),雖然二人跟古典音樂關係不深,但他們對香港發展有重大貢獻,不得不提。顧嘉煇17歲來港定居,1961年參加邵氏電影作曲比賽後入行,作品逾千,與黃霑合作無間,被稱為「煇黃」組合,蔚為經典,是推動粵語流行曲發展的奠基者。Uncle Ray縱橫香港廣播界逾70年,其電台節目不僅是最長壽廣播節目,更是健力士世界紀錄「世界最長壽唱片騎師」保持者,絕對是一位傳奇。


隨著疫情結束,香港全面復常,但大環境已經今非昔比,新常態對古典樂界帶來的是機遇還是挑戰,還待時間來驗證。

標記:

コメント


 RECENT POSTS: 
 FOLLOW me: 
  • Facebook App Icon
  • YouTube Classic
 SEARCH BY TAG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