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貨不對辦的《空山新雨後》


康文署去年首度舉辦的「亞藝無疆」(Asia+ Festival)藝術節,雖然中文名字叫「亞藝」,其實不但有來自亞洲的節目,還包括「一帶一路」地區及中東國家的節目。今年亞藝無疆「載譽歸來」,本地代表有由「敲擊襄」與媒體藝術團隊Dimension Plus共同演出的《空山新雨後》。


《空山新雨後》最特別的地方在於演出地點是西區海水配水庫。它於2009年啟用,是香港首個建於岩洞的配水庫,文案指該處間中用作電影拍攝,惟網上找不到是哪些電影。配水庫連接香港大學百周年校園,有一種「大隱隱於市」的尋幽探秘感。


節目介紹稱這是一趟「多媒體音樂旅程,揭開山中岩洞的神秘面紗……將現場音樂和互動多媒體設計融入環境,在美麗卻短暫的相遇中,探尋人類、科技和氣候變化的微妙關係。」實際上是怎樣的一回事?


由於表演場地空間有限,《空山新雨後》每次只能容納約二十多人,演出只長45分鐘。配水庫入口設有儲物櫃,觀眾需把私人物品收藏好才出發。職員朗讀完場規後,指示觀眾拿取安放在入口處不遠的「雨聲棒」,那是一條棒狀物,末端會一閃一閃的在發光,然後一名演出者拿著「雨聲棒」,緩步帶領觀眾走入配水庫,他用拿火炬的方式雙手握棒,頗有儀式感。


不久,他把觀眾帶到演區,那是一條樓梯前方的空間,此時演出者指示觀眾把「雨聲棒」插在放在地上的座。根據節目的新聞稿,「觀眾將手持特製的「雨聲棒」穿越約百米隧道,與敲擊樂手互動」,可是整場演出期間,「雨聲棒」一直插在那裡,不但沒發出聲音,發出的光也不太強,無論是聲音,還是視覺上,都完全感受不到它是演出的一部分。


接著四名表演者分別在樓梯的轉角位平台,用小鼓演奏,現場同時播放迷幻的背景聲音,還有一部投影機把「水墨影像」投影在觀眾上方,然而觀眾的身影並不像新聞稿所寫般「摻雜其中」。音樂方面,四位表演者雖然完全看不到對方,但有時是一個接著一個敲擊,堆疊出層次感。可是由於有點距離和場地昏暗,不肯定表演者有沒有配戴耳機,無法判斷樂師是否通過耳機來合奏,或是單靠練習來訓練默契。


這段演出長十多分鐘,儘管表演者用不同方式敲擊,包括用手彈鼓背,或是「作狀」打鼓,但整體變化不大,加上現場環境有迴響,以及背景聲音,細膩的變化都感受不到了。唯一明顯變化是後段背景聲音出現穩定的節奏,四人跟隨節奏敲擊,營造音樂高潮。


接著是第二部的演出,表演者指示觀眾排成一行,分批走上樓梯欣賞。筆者是最後一批,等待期間聽到上方傳來陣陣鼓聲,感覺如天上的雷聲。輪到筆者上去後,只見遠處有一位樂手起勁地打鼓,背後有一些燈光效果。坦白說,筆者當刻很失望,除了多了燈光效果,這部分和上一部分無甚區別,音樂依舊是打鼓,何況在等待期間已聽過兩遍。


之後我們回到之前的區域,此時有三位表演者,一邊敲著三角鈴,一邊漫無目的般遊走,背景音樂滲著水聲,一段時間後,最初帶領觀眾進入配水庫的表演者出現,指示觀眾離開。筆者立刻看時間,剛好是45分,原來這段表演很重要的目的是「攝時間」,手法如此明顯,實在令人失望。


《空山新雨後》本來是一個很值得期待的節目,獨特的場地很有潛力發掘藝術上的可能,可是實際演出單調、缺乏想像,例如敲擊其實不一定只用鼓,也可以用跟水有關的「樂器」(譚盾是這方面的表表者),加強與場地的聯繫。說來諷刺的是,一個跟水息息相關的場地,整場演出所聽到的水聲是播放出來(更有可能是合成出來的),或許這是文案所指「讓本地觀眾體會到水資源得來不易」——因為根本無水。


文案又指這是「參與式環境音樂節目」,但演出形式其實本質上還是很傳統,演出者與觀眾涇渭分明,河水不犯井水,觀眾只能觀看表演者,並沒有邀請「介入」演出。其實這個演出是很好的機會打破這個形式,其中一個簡單的做法,就是在最後一部分,表演者走到觀眾面前敲三角鈴,甚至邀請他們敲打。可惜主創者沒能打破框架,探索場地與表演的可能,白白錯過這次機會。


觀賞場次:2024年10月26日 6pm 西區海水配水庫

標記:

Comments


 RECENT POSTS: 
 FOLLOW me: 
  • Facebook App Icon
  • YouTube Classic
 SEARCH BY TAG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