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來自烏克蘭的蘇聯音樂家


眾所週知,蘇聯地大物博,曾是世上面積最大的國家。在這片超過2,24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出產過不少知名的音樂家,今天都會稱他們是來自蘇聯或俄國,但如果用現今的疆土劃分,究竟有多少個真的原藉俄國?在俄烏戰爭下,就跟大家分享幾位可以「脫俄入烏」的音樂家。


Sergei Prokofiev(1891-1953)

生於Sontsovka(即烏東Donetsk Oblast地區)的Prokofiev是近代俄羅斯最具代表性作曲家之一。自小已顯露出才華,而且相當有性格,喜歡離經叛道的他在學生年代已被視為怪人。不少人形容他為「音樂變色龍」,皆因其風格詭譎多變,既有新古典主義風格的第一部交響曲「古典」、為兒童創作的《彼得與狼》,亦有極其辛辣的第六、第七及第八號鋼琴奏鳴曲(合稱「戰爭奏鳴曲」),也曾為電影配樂。1948年被政權指責為「形式主義者」,受到打壓,一些作品被禁演,雖然晚年仍繼續創作,但一般認為已失去之前的光彩。他在1953年3月5日逝世,比史太林早了數小時。


Vladimir Horowitz(1903-1989)

被譽為最偉大鋼琴家的Horowitz生於基輔,雖然年少的夢想是成為作曲家,但革命令家道中落,不得不以演奏幫補家計,他的名聲就是在一場又一場的音樂會中累積出來。他以炫技、極具個人色彩的表演聞名,難怪有些評論家批評他把甚麼都彈得像自己般,但無損樂迷和行家對他的讚美。他曾四次因不同原因離開舞台(1936-1938、1953-1965、1969-1974和1983-1985)。不過他很早便離開蘇聯發展,因此跟祖國關係不深,還入藉美國。直到1986年,80多歲的Horowitz受戈爾巴喬夫邀請回國演出,是他相隔61年後再站在莫斯科的舞台上,那場歷史性音樂會被拍攝成經典的《Horowitz in Moscow》。


Nathan Milstein(1904-1992)

堪稱「樂壇長青樹」的Milstein來自Odesa,他的演奏生涯長達72年,直到82歲才因手傷才被逼退休。Milstein是在年少時觀賞過年青的Heifetz演出後立志成為小提琴家。曾跟隨對方的老師Auer學習,但演出風格截然不同,充滿貴氣,以演奏浪漫時期與巴赫作品聞名。1921年他遇上Horowitz,二人一起巡迴演出,被冠以「革命的孩子」作為宣傳口號,他曾說自己被邀請(到Horowitz家中)喝茶,結果待了三年。此後二人成為好友,經常合作,他亦移居英國和法國,88歲於英國與世長辭。


David Oistrakh(1908-1974)

Odesa是一個很厲害的城市,不但出了一個Milstein,4年後又出了一位跟他齊名的David Oistrakh。事實上他亦曾跟隨Milstein的老師Pyotr Stolyarsky學習,及後移居莫斯科,並在莫斯科音樂學院任教,教出如Gidon Kremer等出色學生,當然還有自己的親兒子Igor Oistrakh。跟Milstein和Horowitz不同,他一直忠於國家,未曾出走,還在二戰時為前線士兵演奏打氣,最出名的事蹟就是在被德國轟炸的城市Stalingrad中表演柴可夫斯基小提琴協奏曲。後來為表揚他與兒子的貢獻,一顆行星以Oistrach命名。


還有軼事一則:喜歡下棋的David Oistrakh多次與同好Prokofiev比試,還曾舉辦過一場正式比賽,十局中只下了七局,其中一局被紀錄下來,結果相信是由作曲家勝出。


Sviatoslav Richter(1915-1997)

如果要選一位能夠跟Horowitz並駕齊驅的同代鋼琴家,一是來自波蘭的Rubinstein,一是來自Zhytomyr的Richter。成長於(又是)Odesa的Richter雖有位鋼琴家父親,但基本是自學成才,後來在莫斯科音樂學院跟隨Heinrich Neuhaus後才算是接受正式的鋼琴訓練。天才橫溢的Richter充滿藝術家脾氣,討厭經年安排的音樂會;對指揮很挑剔,是故不多演協奏曲;喜歡演出期間關燈,只留一盞燈照著琴譜,因為他想觀眾只集中在音樂上;為人低調,不喜接受訪問和社交場合;討厭進錄音室錄音,留下來的多是現出演出錄音。但從那些怪癖中可見他對藝術的要求,而他的演奏曲目廣泛,由巴赫到舒伯特到當代作品全都彈奏,Prokofiev把第九號鋼琴奏鳴曲獻給Richter。有趣的是,Richter曾當過一次指揮,首演Prokofiev的Sinfonia Concertante,負責獨奏的是20世紀最偉大的大提琴家Rostropovich。


Emil Gilels(1916-1985)

Odesa不但盛產小提琴家,也出產重要鋼琴家,不同於Richter,Emil Gilels是土生土長的Odesa人。他絕對是一位神童,在家鄉的音樂學院結識Rubinstein,成為終生好友。1933年在首屆全蘇音樂比賽獲得第一名,在國內打響名堂,之後再於伊莉莎白女王音樂比賽奪魁,使他在國際樂壇聲名大噪,作曲家Rachmaninoff聽過他的電台廣播後,把自己從Anton Rubinstein得到的獎章和證書轉交給他,將他視為接班人。跟David Oistrakh一樣,戰時Gilels為軍人演奏,戰後則成為首批前往西方國家演出的音樂家,獲得高度評價。他亦擔任過多屆柴可夫斯基國際音樂比賽的評委會主席。


Leonid Kogan(1924-1982)

對比以上幾位音樂家,生於Dnipropetrovsk顯得比較不幸,首先是較短命,活到58歲便因心臟病逝世,在世時因David Oistrakh耀眼的存在令他顯得失色。Kogan與Milstein一樣,受Heifetz影響而當小提琴家,1951年在伊莉莎白女王音樂比賽贏得首獎後獲得關注,被視為俄羅斯小提琴學派的代表,跟Emil Gilels和Rostropovich組成的三重奏為人津津樂道,他還跟Emil Gilels的妹妹、同為小提琴家的Elizabeth Gilels結為夫婦(上述David Oistrakh與Prokofiev的對局,有一幅相片流傳下來,除了有兩位局內人,還有一位在局外旁觀的少女,那就是Elizabeth Gilels),其兒女長大後都成為音樂家。

標記:

Comments


 RECENT POSTS: 
 FOLLOW me: 
  • Facebook App Icon
  • YouTube Classic
 SEARCH BY TAG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