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以歌療傷——評NOĒMA《Those Wounds in the Midst》音樂會


NOĒMA是由本地年輕指揮劉卓熙於去年創辦的室內合唱團,其名取自希臘文,意指「心之所想、言外之意」,形容合唱帶來「甜美又撩動心靈、格外療癒」的感覺。去年在香港大學欣賞創團音樂會已經令筆者印象深刻,今年他們在拔萃男書院舉辦第二次專場音樂會《Those Wounds in the Midst》。雖說是新團,其實大部分團員都是合唱界「老手」,甚至已經是獨唱,以今場音樂會為例(每次演出成員略有不同),便有男低音胡永正、女高音曾麗婷等,更有一些指揮如孫子承和楊欣諾,可說是「明星級」陣容。


這場音樂會重點是美國普立茲音樂獎得主Caroline Shaw的作品《To The Hands》,劉卓熙以此作為中心,選擇多套用上相同歌詞的文藝復興和當代作品,作跨時空的音樂對話,並探討「手」(象徵行為)和「傷痕」(象徵後果)的概念。


音樂會以菲律賓作曲家Saunder Choi的〈The New Colossus〉開首,樂曲由女聲不斷重覆樂句開始,頗有極簡主義的特色,男聲進入後合唱團開始發出「嘶嘶」的呼吸聲,配合歌詞的「breathe」,並在「free」字推上第一個高潮。接著樂曲平緩下來,NOĒMA的和聲準確舒服,給旋律很好的支持,然後在「golden door」再次迎來高潮。正當以為音樂要完結時卻回到最初的模樣,並再次在「breathe free」推上高潮,最有意思的是全曲以一聲呼氣結束,貫徹強調呼吸的主題。


接著是文藝復興作曲家Sebastián de Vivanco和當代作曲家Andrew Rindfleisch的〈In manus tuas〉,前者由劉卓熙開始領唱,對於複音音樂NOĒMA明顯是駕輕就熟,每次聲部進入清晰且自然,四部和聲平均,筆者特別喜歡男聲齊唱,聲音完全融為一體,像唱片錄音一樣。Andrew Rindfleisch的〈In manus tuas〉是在模仿Vivanco的風格,不過偶然用上現代的和聲,NOĒMA維持之前的演唱風格,子音不會非常用力,聲部進入清楚,句尾收到乾淨,最後一句長音應該有團員換氣,但聽起來不留痕跡的。


中場休息前還演唱了William Byrd和Ēriks Ešenvalds的〈Infelix ego〉。前者優美動人,長音沒加震音,有種很純的感覺,唱到「Miserere mei」時態度誠懇。Ēriks Ešenvalds的〈Infelix ego〉非常獨特,以哼唱開始,建構出奇特的和聲,演唱中途整個合唱慢慢滑落,和聲彷彿在「崩潰」,扭作一團,叫人聽得很不舒服,亦有種無力感。NOĒMA演唱小心翼翼,令音樂更顯精緻而易碎。及後不同聲部的團員都有細碎的獨唱片段,讓他們展示獨立性和自由從「獨唱/合唱模式」轉換的能力。樂曲結尾部分回到之前的「滑落樂段」,接著是刻意用震音演唱「O God」和用美麗和聲唱出「Miserere mei」,形成強烈對比,更逐漸轉成哼唱,如像失去說語能力。整首歌設計獨特,加上NOĒMA高水準,極具感染力的演唱,筆者感受到慢慢失去希望的挫敗感和絕望,是全晚印象最深刻的作品。


中場休息後又是一對樂曲:Caroline Shaw和Thomas Tallis的〈In manus tuas〉。前者主要是一首大獨琴獨奏,偶然有人聲詠唱,不過當晚NOĒMA站在較後方,若非看到劉卓熙揮手給予指示,應該不會留意到歌聲。而來自Cong Quartet的大提琴手Yan-Ho Cheng發揮出色,演繹上不論速度、音色的控制充滿音樂感,展現到樂曲對音色的豐富變化要求,亦具壓場能力。至於緊接的Thomas Tallis〈In manus tuas〉和Dieterich Buxtehude〈Ad manus〉(節錄)對NOĒMA可說是「小菜兩碟」,不過這兩碟小菜絕對有米芝蓮五星級!


最後演唱的Caroline Shaw《To The Hands》是一套六樂章作品,首樂章沒有歌詞,NOĒMA在Cong Quartet和管風琴的伴奏下只需要唱出母音,男低音和女低音明顯加強胸腔,營造較凝重的氣氛,音樂頗具電影感。劉卓熙指揮樂隊的手法跟指揮合唱團如出一轍,指示簡潔清晰,無多餘的動作。第二樂章〈in medio〉的氣氛營造很好,層層遞進,引領觀眾的情緒,去到「in medio」達到高峰,劉卓熙的手勢力量轉強,合唱團的歌聲隨之爆發,儘管如此,聲音仍是受控的。


第三樂章〈Her beacon hands beckon〉以三部女聲開始,明顯著重聲量的變化,男聲加入後更唱出「mm-ba」,有點玩聲的意趣,並透過聲部交錯營造層次感,但樂曲的重點是經過一輪混亂後,平靜地唱出「we will be your refuge」,整個氛圍確實充滿療癒感。第四樂章〈Ever ever ever〉弦樂一直在拉奏泛音,沒有低音,雖然合唱團在齊唱,但聽起來很不踏實和不實在,直到唱到「left for Elijahs/where are they now」,大提琴和低音大提琴才加入,整個氣氛不同了,藉此突出樂曲重點,合唱團開始加強語氣,趁勢推進下去,讓該問題的答案「in caverna」很具戲劇性。


第五樂章〈Litany of the Displaced〉非常特別,樂隊一直以琶音伴奏,合唱團團員用廣東話唸一些數字,根據場刊介紹,那些是不同國家的國內流離失所者的統計人數,並且由小至大順序讀出,乍聽下他們好像是隨意地唸,但其實是跟拍子讀。樂曲設計非常有創意,將一些冰冷客觀的數字,配上音樂,竟令人感受到背後盛載的悲慘情況,讓筆者想起COVID期間每天聽到各國的死亡數字。


最後一章〈I will hold you〉,合唱團用溫柔歌聲唱出「I would hold you」,就像在安慰受傷的靈魂,特別是放在講述流離失所者的〈Litany of the Displaced〉後面,療傷的意味更濃。有趣的是此樂章的完結終止式(cadence)很傳統,應是對傳統的一種呼應,但最後第二小提琴還有數下單音撥奏,為作品留下一條尾巴。


NOĒMA和Cong Quartet的表演固然出色,同樣不得不讚的是負責燈光設計的TOMTOM,為每首歌設計相應的效果,而且配合得宜,從視覺上加強藝術感。


毫無疑問,NOĒMA是一隊高水準的合唱團,從這次首度主辦的音樂會可看到劉卓熙從策劃到舞台呈現都相當有要求,稍為挑剔是探討「手」和「傷痕」的意境不明顯,筆者認為是因為這概念過於細緻,難以清晰簡單地表現出來,反而古今音樂的對照便相當明顯,同時展現到NOĒMA有能力演繹不同風格的作品。


觀演場次:2023年10月16日 8:15pm 拔萃男書院葉傑全音樂廳

標記:

 RECENT POSTS: 
 FOLLOW me: 
  • Facebook App Icon
  • YouTube Classic
 SEARCH BY TAG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