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以巴衝突中的音樂和平夢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戰火再起,引起全球關注,以巴衝突背後牽涉的歷史問題錯綜複雜,既有國家利益,也有種族仇恨和宗教信仰。但不論這個結有多難解,一直以來都有不同人嘗試用非武力的方式推動以巴和平,其中一個是西東合集交響樂團(West–Eastern Divan Orchestra)。


西東合集交響樂團是猶太音樂家巴倫波因(Daniel Barenboim)和巴勒斯坦已故學者薩依德(Edward Said)在1999年成立。二人在1993年於倫敦相遇,他們沒有囿於種族的隔膜,特別二人有共同的嗜好——古典音樂(薩依德寫過不少音樂文章,甚至集結成書如《論晚期風格》),所以反而一見如故,無所不談。


兩位在國際上極具影響力和想法的文化人走在一起,不但帶來思想衝擊,更萌生出一個大膽的想法,成立一個由以色列人、巴勒斯坦人和阿拉伯人組成的管弦樂團,並以歌德詩集《西東詩集》命名,因為他們認為歌德是首批對其它文化產生興趣的歐洲人之一,《西東詩集》便是他以波斯文化為靈感的作品,而此作在1819年推出時,貝多芬開始創作宣揚「四海之內皆兄弟」的第九交響曲,因此二人認定這個名字非常合適。


他們在1999年將想法付諸實行,於德國威瑪舉辦音樂工作坊,吸引到來自巴勒斯坦、以色列、敘利亞、黎巴嫩、約旦、埃及的年輕樂手參與。工作坊由薩依德主持,開宗明義是要展開對話,因為他深信分隔是不可能解決問題,對他人的無知亦無助於事。


西東合集交響樂團的理念得到國際間不少支持,其中一個是西班牙安達盧西亞(Andalusia)政府,讓樂團以該地為基地,每年舉辦工作坊和練習,繼而到全世界巡演。巴倫波因曾詢間安達盧西亞主席Manuel Chavez為何大力支持樂團,對方指西班牙(特別是安達盧西亞)就是因著猶太人和穆斯林共同存在,對該國的發展有重要發展,因此自覺要給予樂團支持。


雖然薩依德在2003年逝世,巴倫波因仍繼續帶領樂團四處表演,他甚至大膽到選奏華格納的作品:華格納是知名反猶德國作曲家,希特勒對他的音樂推崇備至,因此以色列禁止公開演奏華格納的音樂。在演奏華格納作品前,巴倫波因把決定權交給樂團,讓團員投票,最後只有數人反對。


2005年西東合集交響樂團迎來成立以來最大的挑戰——在巴勒斯坦的拉馬拉(Ramallah)舉行音樂會。拉馬拉是巴勒斯坦的臨時首都(他們視耶路撒冷為法定首都),以色列禁止國民進入,而要進入拉馬拉,就需途經以色列地區,那則是敘利亞和黎巴嫩明文禁止國民進入。除了入境問題,人身安全才是樂手最大的擔憂,連團內的西班牙人也對此行十分擔心。


但巴倫波因決意前往拉馬拉,他得到西班牙政府的幫助,為所有人提供外交護照,並主動跟各國政府聯絡,釋除疑慮。即使樂團能夠成行,如何前往拉馬拉也非常複雜,他們要兵分多路,西班牙和以色列團員先到特拉維夫,前者直接前往拉馬拉,後者先「待機」,直到最後一刻才出發參與排練和演出。其它阿拉伯團員在薩依德遺孀Mariam Said的陪同下從約旦首都安曼入境。最後在表演當日,以色列團員在德國防彈車的保護下抵達拉馬拉,並安全完成音樂會,這絕對是一個極具歷史意義的時刻。


巴倫波因當然不會天真到以為組織一個樂團就能帶來和平,他強調的是平等和對話。在巴倫波因親撰的《Everything is Connected》一書中,他以法國大革命中著名的理念「自由、平等、博愛」解釋,他認為這三個概念不但是獨立存在,還是有次序的,人要有自由才能平等,有平等才可達至博愛(原文是Fraternité,英文即fraternity,直譯為友愛)。團員可自由決定去不去工作坊,並在團中表達自我,藉此在樂團裡感受到平等的環境。


對於巴倫波因來說,合奏本身就是「對話」過程,他認為在合奏中,樂手一面要通過音樂表達自己,另一面要聆聽別人。如果只奏不聽,不論奏得有多精彩,可能會太大聲而蓋過別人,或是太細聲而令人聽不到:合奏的精髓就是同時在演奏和聆聽,互相配合乃至提升對方。他相信當不同種族的樂手一起演奏後,他們將能用新的角度來看待對方,繼而更易促成實則的對話。


時至今日,西東合集交響樂團依然在世界各地演出,用音樂展現跨越種族、宗教、政治的和平,它的事蹟還曾被拍成電影《Crescendo》。可是它們所奏的和平之音,還未能在家鄉響起來。


後記:巴倫波因在十月中投書《衛報》,表達對新一輪以巴衝突的立場,有興趣的話可以一看。




Comments


 RECENT POSTS: 
 FOLLOW me: 
  • Facebook App Icon
  • YouTube Classic
 SEARCH BY TAG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