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評《聖馬可受難曲》


(刊登於20190725信報藝文評論)

每年約有兩至三場演出的香港巴赫合唱團,於本年度的首場演出,就是挑戰大型作品——巴赫的《聖馬可受難曲》。

場刊中附有由合唱團的音樂總監兼指揮何博文(Jerome Hoberman)所撰寫的鴻文,鉅細無遺地解說了這個版本的由來,以及此受難曲的特色,極具參考價值:《聖馬可受難曲》的音樂早已遺失,只留下五十段歌詞。後人便根據巴赫的「仿作」(parody)習慣,推斷其音樂很有可能出自已有的作品,於是不同的人各自編撰出自己的一套《聖馬可受難曲》。按何博文的說法,市面上現有超過二十套版本。何博文這次選演由荷蘭古鍵琴演奏家Robert Koolstra的版本,是因為他認為該版本是迄今他遇到最謙遜的,所有歌詞都配有巴赫的音樂。

這次演出邀請了四名獨唱者,分別是本地觀眾熟悉的吳智誠、胡永正和張吟晶,以及來自菲律賓的Stefanie Quintin。四人之中以身兼傳道者角色的吳智誠最為吃重,也許因此只有他在台上準備一支水。他最大的演唱特色是避重就輕,基本上都是以輕盈的聲質歌唱,即使是一些高音,他選擇以混聲的方法演唱,而非用胸腔來唱出雄壯的聲音。這種方法比較「省力」,有助他長時間演唱,但短處是聲量較弱,當遇上需靠聲量來表達戲劇感的段落便稍感不足。但從技巧來說,他聲區轉換的技巧出色。此外他的表演富有情感,例如在第33段經課尾部,他的歌聲變得傷感,筆者才發現歌詞是說彼得因記起耶穌說過他會三次不認耶穌,便哭出來,這足證吳智誠的情感表達有說服力。

胡永正是「戲份」第二重的獨唱,他的咬字清晰且動聽,唱得很連貫,在歌詞的修飾上更勝吳智誠,但同樣有聲量不太夠強的情況。只需在上半場出場的張吟晶演唱穩定,但在一些演繹細節上可更統一,譬如其詠歎調中有數個長音,她有時以震音處理,有時則在樂音完結前才轉為震音。

Stefanie Quintin早前在全新的室內歌劇《Mila》擔任主角,筆者對她的演技和歌喉都印象深刻。她在該晚展現動聽的嗓子,但筆者不肯定她經常運用「swell」的演繹方式是否符合樂曲的時代風格。而她跟胡永正的二重唱,如果各自處理的方式能夠更貼近一些,相信效果會更佳。

陣容龐大的香港巴赫合唱團在演唱激動樂段時氣氛上佳,一些細膩的處理如句尾咬字放輕力都做到。可惜聲部人數不平衡成為先天缺憾,他們共有36名女高音,男高音與男低音分別是11和15人,演唱自然容易變得「頭重腳輕」。此外,德文的子音也不夠整齊。

這次演出的樂團可說是「混合樂團」,既有雙簧管,又有柔音雙簧管,既有大提琴,也有古大提琴,亦請來一些香港管弦樂團的樂師助拳。樂團的演出很好,部分樂段的演出令人印象深刻。

這次是《聖馬可受難曲》的香港首演,有趣的是,約一個月後聲蜚合唱節會上演另一版本的《聖馬可受難曲》,若那版本未曾在香港上演,便會成為同一樂曲,兩次首演的情況了。

場次:2019年6月23日 8pm 香港大會堂音樂廳

標記:

 RECENT POSTS: 
 FOLLOW me: 
  • Facebook App Icon
  • YouTube Classic
 SEARCH BY TAG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