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範之聲
今年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文化節目組的「喝采系列」,邀請了知名的英國合唱團十六合唱團(The Sixteen)。這次並非該合唱團首度訪港,他們上次來港是2012年,作為香港藝術節的節目之一,兩晚演出的曲目全是韓德爾的作品。
今次十六合唱團的曲目同樣以作曲家為重心,不同的是「打孖上」,分別是浦朗克和帕萊斯特里那的聖樂作品。饒有趣味的是他們將兩位作曲家的作品梅花間竹的演唱,以浦朗克的《聖母經》(Salve Regina)開始,以帕萊斯特里那的《聖母經》作結,達至首尾呼應的效果。
當晚香港大會堂音樂廳全院滿座。其實香港不乏本地團舉辦早期聖樂的音樂會,但入座率通常都未如理想,看到十六合唱團的情況,看來香港觀眾還是較著重演出單位的名氣。
但若說十六合唱團只靠名氣實在是對他們不公,因為他們的實力確是無庸置疑。這次的指揮同樣是上次來港時的哈利.基斯杜化士(Harry Christophers),整團共有十八人演唱(不一定是十六人的),六位女高音站在前排,其餘三個聲部(各四人,其中包括三位高男高音)站在後一排。他們一開聲演唱,便已展示出頂級合唱團的水平:不論是聲部的融和與平衡、整齊度都非常好。所做的漸大或漸柔十分順暢和一致,咬字清晰,韻母轉換得很整齊。他們的演繹很細膩,筆者尤喜他們唱句尾的字收起時的漸柔,令樂句仿如飄起並消失於空氣中,甚為祥和。
十六合唱團整體的聲音很明亮,特別是男低音的聲質不算沉厚,同樣是偏向光明,跟一些俄羅斯或北歐的男低音大相逕庭,這令他們的歌聲更易融入整體當中。十六合唱團這種明亮聲質,並不予人一種溫暖的感覺,而是一種光明與充滿盼望的感覺。例如最後一曲《聖母經》的最後一字「Maria」,本身的和弦設計已經相當明亮,加上十六合唱團的歌聲,簡直是「光到令人睜不開眼來」。
每曲開始前,基斯杜化士都會用pitchpipe來提示團員正確的音。對於聲部的進入,他不是每次都給予提示,而是讓團員自行唱出來。有時他指揮至激動處,除了吸氣聲大外,還會在台上走來走去,動作也變得劇烈。但無論他如何激動,團員的表現相當平靜和整齊。這反映團員們了解樂曲的風格和相互之間的默契十足。事實上,他們整體對指揮的指示的反應時間不一,有時能立即作出反應,有時卻遲了些,但無論如何,他們仍能保持一致。
這場音樂會選擇演唱帕萊斯特里那和浦朗克的作品,讓觀眾欣賞到兩者的風格對比。帕萊斯特里那的作品較多賦格式的聲部進入,但十六合唱團並不非常強調聲部進入,反而注重旋律的線條美,令人聯想到後來意大利歌劇發展出來的優美長旋律線。帕萊斯特里那的音樂情感當然來得不算戲劇化,而是透過累積而慢慢地推高氣氛。至於浦朗克所採用的和聲變化豐富和複雜得多,合唱團演繹時的語氣變化也較多。
合唱團加唱了兩首歌,最後一首是大家相當熟悉的《在那遙遠的地方》,無疑是一個驚喜。他們演唱的版本的風格依然平和,先由男獨唱唱出旋律,然後各個聲部加入,到最後又餘下男獨唱一人,此時合唱團在背後輕聲哼唱,和聲不停在變,就像平靜的湖水上閃耀著陣陣波光。
音樂會完結後,筆者碰上聲蜚合唱節的趙伯承,便問他要怎樣才能達至十六合唱團的水平,他笑言需上百年的歷史。其實此言非虛,因為只有長期浸淫於那些音樂,才能掌握到那些音樂所要的聲音和風格,並非一蹴而就。
場次:2017年10月6日 8pm 香港大會堂音樂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