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未必好
進入香港藝術節的節期,一眾藝術愛好者忙於在各表演場地進進出出,而本地的音樂團體大多休養生息,避免與藝術節的節目硬碰(無場地也是一個主因)。至於香港管弦樂團,雖然在這段期間無樂季節目,但不代表他們空閒得很,除了為藝術節的三個節目作伴奏外,期間還策劃一些小型的免費音樂會,這包括了《狄多與依尼阿斯》(音樂會版本)。
這場音樂會是讓觀眾網上免費登記留座,名額很快便一掃而空。演奏前先由指揮兼古鍵琴手博伊(Benjamin Bayl)介紹這套作品,並介紹當晚演奏大魯特琴(Theorbo)的薩比高(Daniel Zapico)。薩比高彈奏了一段音樂,讓觀眾先欣賞這件樂器的聲音。大魯特琴屬於魯特琴(Lute)家族成員,而魯特琴亦被視為結他的祖宗,因此大魯特琴的聲音跟結他有點相似,只是比較輕盈和少了「鋼鐵」的味道。
雖說是音樂會版本,表演有一些演戲和走位的成份(筆者真的搞不清甚麼是音樂會版本、半舞台版本……)。主要的角色狄多、依尼阿斯和白蓮達分別由荷凱(Caitlin Hulcup)、莊賈域夫(Gareth Brynmor John)及鄺勵齡飾演(有趣是鄺勵齡早前在《世紀.香港》的最後一段獨唱,正正是以這套作品的名曲〈When I am laid in earth〉作結),其它的角色則由香港管弦樂團合唱團的成員和團長朱俊熹擔任。
三位要角各有千秋,狄多的聲音成熟,並且演繹出一份悲傷感來。然而她的高音總是過度小心,不敢放出來,而是「收後」。至於演唱〈When I am laid in earth〉,她選擇的速度較快,甚至有衝快的情況。由於速度的關係,令樂曲悲嘆的氛圍減弱不小,特別是樂句間的停頓,實為音樂傳遞情感的來源之一,卻因被縮減而顯得急趕。而她唱高音時刻意放輕,卻出現「氣聲」(這亦要「歸功」於場地的聲響設計好之故),削弱了美感。
莊賈域夫在前半段的發揮未算最理想,仿如未進入狀態,聲音像是「直射」出來,而非美聲唱法中「投射」出來的美學。直到後半段才改善,也許他需要一些時間熱身吧。
至於演出頻頻的鄺勵齡,該晚發揮出應有的水準,只是略嫌開始時的演唱的進入有點過強,聽下來有點霸道,而英文咬字竟也不太清楚。
朱俊熹是從台下像喝醉般走上台演唱,他的表現輕鬆自如,唱完後逕自走到後台,「路人」感頗強。餘下的角色由李蒨洳、李詩蓓和陳嫣怡三位年青女團員分擔。作為團員,她們的經驗和唱功難以跟專業歌手比較,從她們的聲音和動作中可感到她們很緊張。不過筆者欣賞她們的努力,也佩服港樂願意放手嘗試新人。
樂團編制不大,大約有二十多人,團長為第三副首席朱蓓。除了博伊,還有另一位古鍵琴手鍾裕森。在齊奏時單薄的大魯特琴聲音難以穿透出來。作為連結樂團、合唱團和歌手的博伊,很少回頭看歌手。在歌手主導音樂的時候,他透過聆聽歌手的重拍而給樂團指示,不過當樂團主導音樂的時候,筆者也不太肯定歌手如何進入,只見女團員獨唱仍有看指揮,但其他人不多回望,也許是聽指揮的呼吸聲?
雖然樂團有約二十多人,但合唱團竟多達七十人!其實實在用不著要那麼多人,合唱團聲音顯得過強。撇除這個問題,合唱團的表現尚算不錯,各種如漸大漸細,或是附和女巫而把聲音裝扮得很扁且前等效果做很不俗。可是去到後半段,狀態有所下降,音準問題浮現。筆者甚至發現有男團員一邊低下頭看譜,一邊用左手為自己打拍子,而非看著指揮,這情況必須要戒掉。
場次:2017年3月4日 8 pm 香港大學百周年校園李兆基會議中心大會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