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記一次「非正式」西九故宮諮詢會


自西九管理局宣布在西九文化區內興建香港故宮文化博物館後,爭議聲不絕。其中一項最具爭論的地方,就是事先不作公眾諮詢。及後當局才「亡羊補牢」地舉辦公眾諮詢,收集市民對故宮的意見。

對於故宮,筆者的立場是反對故宮以這種「插隊」、不透明的方式設於西九內。可是那個公眾諮詢,是基於「故宮必需起」的前提下進行,並沒有提供「不興建故宮」的選項。在此前提下所提出的任何意見或問題,例如故宮的設計是怎樣,其實都是變相默許故宮將設於西九內,是故筆者無法提供任何意見。

話雖如此,筆者仍是很關心這次諮詢的情況,因此當被香港青年協會邀請出席一場「非正式」西九故宮諮詢會,還是答應了。

之所以說是非正式,是因為這次並非冠以「諮詢」之名,而是定性為「Dialogue with Mr Duncan Pescod on West Kowloon Cultural District and Hong Kong Palace Museum」。然而內容涉及故宮意見的交流,甚至顧問公司全程在現場錄影,因此筆者視之為一次非正式的諮詢。

據知這次是西九管理局主動接觸青年協會,利用協會自身的網絡如不同的青年領袖計劃等,找來從事各行業的青年,在三月一日晚上七時至八時半在青年協會的Café 21進行,與會者由最初估計近百人,調整到該晚有三十多人。筆者到場始發覺這是M21媒體空間的節目,並在Mytv Super現場直播。

筆者稍遲到達,那時西九行政總裁Duncan Pescod已在簡述故宮博物館的規劃和設計等事項。他給筆者一種很強烈的salesman味道,非常努力地向與會者推銷故宮有多好,並以世界知名的古根漢美術館(The Guggenheim)也在各地設分館來比擬。他說作為世界級的文化區,應包羅萬有,因此除了當代藝術,還應有古代中國的藝術,而故宮博物館將會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博物館,讓年青人認識中國。他同時主動為故宮爭議簡略地解畫(當然是官方一貫的解說如沒有時間)。過程中他很強調故宮是「很香港的」:由香港人設計、由香港人營運,亦指出西九管理局的工作人員並沒有「civil servant mentality」,嘗試與政府的官僚作風切割開來。

從筆者的角度看來,Duncan Pescod的說法不能令人信服。以古根漢美術館為例,它本打算在芬蘭赫爾辛基設新館,卻正正是由於當地市民的反對,撥款申請被拒,計劃最終告吹,試問西九管理局有沒有勇氣仿效芬蘭,尊重市民的意願而叫停故宮博物館?至於「故宮是很香港」的說法也成疑,因為在策展、選擇展品這些核心過程中,主導權是在香港人還是故宮方面?香港有沒有足夠的相關人才處理那些文物呢?而最令筆者感到諷刺的是Duncan Pescod為加強大家對西九規劃的信心,曾說過一句「we know what is coming」。對啊,我們曾經知道大型表演場地「is coming」,但現在變成「will never come」;我們知道音樂中心「is coming too」,但「when to come」呢?而且根據早期的發展計劃(2013年1月核准的發展圖則),我們知道其實部分建設本應「has come」,現在又有甚麼「has come」呢?

至於對談環節,與會者踴躍發言,當中包括中學生、演藝生、表演者、建築師,甚至從事非文化藝術事業的年青人,談話內容亦不限於故宮,亦包括對西九文化區的意見和疑問。對於這部分,筆者明白主辦者的目的是營造開放輕鬆的氣氛,但西九方面沒有實則找甚麼出來討論,讓對談沒有焦點,「吹水」成份居多。

例如有表演者關注將來西九對表演申請者會否有screening,然而據知西九有意為每個場地設立藝術總監,屆時場地的各大小事項均由藝術總監負責,也就是說現在Duncan Pescod對將來西九表演場地的營運和藝術取向根本無法掌握(Duncan Pescod倒沒有提及藝術總監)。有些與會者問及區內公共空間的使用策略(free space strategy)和建議向兒童推廣藝術,Duncan Pescod的回答便用上「要平衡」、「認同向兒童宣傳藝術是非常重要」等穩妥而空泛的答案。另外有些與會者的問題其實是問錯對象,例如有人提出香港演出場地短缺和應加強推廣藝術的資源,這些情況應該直接跟香港政府反映,而非跟本已莫財的西九說(儘管這些情況已說了不知多少篇)。

比較有看點的是有人問西九會否在將來再次透過比賽方式決定建築的設計方案。Duncan Pescod覺得不大可能,因為比賽得來的設計其實是以比賽作為目的,建造起來並不太可行。這是否意味譚秉榮建築事務所及呂元祥建築師事務所所設計的戲曲中心,以及Herzog & de Meuron、TFP Farrells和香港奧雅納工程顧問公司合作設計的M+大樓其實都存有設計上的問題?

最後主持人邀請與會者跟Duncan Pescod來張大合照,不過筆者不好留倩影,所以先行離開了。

淺說諮詢

行文至此,筆者亦想借機書寫一下對是次故宮諮詢的意見。這次諮詢除了預設「故宮必需起」的前提外,透明度極低,所舉辦的諮詢會幾乎是在無聲無色中進行,譬如在二月十四日才公布二月十六日會有一場公開報名參與的文化藝術界諮詢會,存心令人無法參與。另外幾場諮詢會所邀請的人士或組織究竟是誰?其準則是甚麼?同樣是一個問號。甚至在諮詢期間「加料」,補充之前沒有的設計資料,那樣對之前參與了諮詢的人士公道嗎?他們之前的意見又是否仍然適用?反觀由2009年開始所舉辦的三個階段的公眾參與活動,當中所有活動安排透明,小組會議問題持份者組別(Stakeholder Groups)等資料至今仍可在網上找到。

對於建制及支持興建故宮博物館認為反對者是「為反而反」,諮詢只不是用以生事的藉口。無疑諮詢是麻煩費時,但其背後的目的不只是收集意見,而是與市民溝通,讓大眾參與規劃,增加歸屬感外,更重要的是從溝通中建立官民互信的關係,這是當下急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

可惜當局目前的諮詢安排,讓筆者強烈地感覺到是倉卒成事,純粹視諮詢為冷冰冰的一個程序,一心只求過關,無意與民溝通,這樣倒頭來其實是削弱自己的管治誠信:若將來政府有事要求市民再次「袋住先」,市民定當記起西九故宮,屆時高官便不應埋怨為何市民不願相信政府。

標記:

 RECENT POSTS: 
 FOLLOW me: 
  • Facebook App Icon
  • YouTube Classic
 SEARCH BY TAG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