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界生力軍
(刊登於2017年1月9日信報藝文評論)
儘管香港一直未出現全職的合唱團,但合唱活動繁多,由歌劇演出,到大型合唱作品,到早期音樂合唱演出,包羅萬有,無疑是香港古典音樂界重要的一部分。近日,合唱界迎來一支新力軍,就是由時任香港管弦樂團合唱團團長朱俊熹所創辦的合唱團Cantabile,並於十二月中完成首演音樂會。
朱俊熹之所以創辦Cantabile,源於他發現香港欠缺訓練的平台予有志從事歌唱事業的音樂家,讓他們達至專業的水平,因此他親自搞一個合唱團,不但給他們演出機會來鍛練技巧,還希望通過排練讓他們了解作為專業音樂家應有心態和態度。
合唱團現有十七位成員,全為香港人。Cantabile在首演音樂會演出了整套《彌賽亞》,而且用上以香港人為主的古樂團伴奏,獨唱歌曲由各團員輪流演唱。
音樂會在香港演藝學院的香港賽馬會演藝劇院進行。朱俊熹為了這場音樂會絕對是不惜工本,除了給合唱團和古樂團團員支付排練及演出費,還特意從外地請來一些樂師助拳。他更為每位樂師和歌手準備獨立的咪高峰,作錄音之用,加上現場錄影和後台工作人員,朱俊熹所花不菲。
音樂演出整體來說是具其形而未算成熟,很多細節仍有待調節,包括基本的聲部平衡與融和。會出現這個情況,很大程度跟朱俊熹招募歌手的原則有關。他在場刊表示他想同時找最好的歌手和有潛力但有待發展的歌手,結果就是招來的歌手水平差距頗大,加深把他們的聲音融和在一起的難度,更何況這是一個小型合唱團,每位歌手的聲音佔很大的份量,將難度再提高。
跟很多新的團體一樣,Cantabile用新穎的形式演出,這次他們加入一些舞台走位,還配合一些燈光設計,甚至在觀眾後面演唱。雖然此舉頗有新意,但那些走位並不能加強呈現音樂的內容,有點為新而走的感覺。部分調度更影響了演唱,像合唱團要一邊唱For Unto Us A Child Is Born的快速樂段,一邊落樓梯,自然唱得很不齊整,弄巧反拙。他們只在第一和第三部分加入走位,第二部卻是坐下唱歌,顯得有點怪。
儘管朱俊熹滿腔理念,但他好像太集中於歌手身上,反而對合唱團的發展沒說太多。由於所招的人分別很大,有些團員已是歌劇獨唱,有人來自室內合唱團,各人的歌唱技巧相差大,例如男高音唱上高音時,有人用上胸腔,有人較多用頭腔,導致聲質不一,那樣他想把Cantabile調教出甚麼的聲音來?若他想統合出一種合唱聲音來,那是否符合那些獨唱者的發展路向?引伸出來的問題是他借合唱團所提供的「訓練」是否適合那些歌手?這是朱俊熹需要思考的。
當然,這畢竟是Cantabile的第一場音樂會,朱俊熹仍要從實踐中摸出發展路向,因此不宜那麼快便蓋棺定論,還望它能為香港合唱界帶來新氣象。
場次:2016年12月15日 7:30pm 香港賽馬會演藝劇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