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英國人怎看待中國文藝作風?


隨著中國崛起,她不但在政治和經濟上擴張實力,國內的文化單位也積極向外展示中國的文化軟實力。筆者認為文化的力量能超越狹隘的政治取態和意識形態,而文化交流亦是促進文明進步的重要一環,因此筆者對中國藝術作品以至中國藝術家持開放的態度。例如幾年前香港上演了國家大劇院製作的《趙氏孤兒》,筆者對其強烈的戲劇性印象深刻。

不過理念歸理念,現實是好的作品不易尋(如近期聽港樂演奏的《孫中山》),更叫人哭笑不得的是內地那種「震驚十三億人民」式的文宣,相信大家對這些「中國特色」也是見怪不怪。筆者反而好奇西方人是如何看待中國的文藝作風,碰巧最近看到英國歌劇雜誌Opera Now十月號的一篇專欄文章,正好解答了這個疑問。

該篇文章的題目為No Promises,由評論人Michael White撰寫。事緣上海歌劇院在八月於倫敦大劇院(London Coliseum,也就是English National Opera的主場)上演了原創歌劇《雷雨》(Thunderstorm),此劇是根據中國戲劇大師曹禺的同名劇作改編而成,由莫凡作曲及作詞,Michael White觀看了首演後寫了這篇文章。文章開首不久已說明這次演出雖然是「heavily marketed」,包括「advance press coverage」,而且「everything came loaded with hyperbole」,但結果票房還是「embarrassingly undersold」。

在文中亦反映出一些lost in translation的地方,例如他不明白莫凡是一位「national A-Grade composer」(相信是指國家一級作曲)的意思,也不太清楚為何曹禺會被稱為「Shakespeare of our times」(曹禺被讚譽為『中國的莎士比亞』)。不過最重要的是Michael White對該演出評價甚差,「I think I can fairly say that what I saw in London, at the Coliseum, on the opening night of Thunderstorm was, by any reasonable standards, risible tosh. With a Romantic, cliché-ridden score of such banality it would have shamed Menotti, non-existent acting and absurdly low production values」。然而,他認為演唱方面是「competently handled」,水準屬於一般人對「good regional opera company」的期待。

行筆至此,Michael White進一步說明做成如斯局面的原因——過度期待。他指出隨著世界的眼光越來越注視著東方,像上海這種富裕的大都會,「promises of miracles come all too easily」,但現實是奇蹟是不易發生,希望越大,失望越大。

在文末,Michael White苦口婆心地告誡上海歌劇院要小心它所許諾的,保持謙遜永遠能為自己留些面子。筆者認為這番說話適用於所有主辦單位。當然,若果主辦組織或主辦人搞音樂會的目的是旨在吸引眼球和為了面子的話,那麼以上的忠告,恐怕無論是由英國人還是香港人說出來,他們都不會聽不入耳的。

小記:其實國內有網民批判這次演出,有興趣的讀者可以一看(如果文章仍未被刪的話):http://www.wxrw123.com/bg/20160816/2348638.html

標記:

 RECENT POSTS: 
 FOLLOW me: 
  • Facebook App Icon
  • YouTube Classic
 SEARCH BY TAG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