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孫中山不及萬里黃河


(原文刊登於2016年10月5日 信報 藝文評論;圖片由港樂提供)

近年港樂的國慶音樂會,都會清一色起用華人音樂家(除了梵志登就職那一次),今年連選曲全都是「中國製造」,既有經常演奏的《黃河大合唱》,還有大型交響組歌《孫中山》。

《孫中山》由劉長安、杜鳴、姚峰、桑雨、姚曉強在2011年為紀念辛亥革命一百周年而創作,適逢今年是孫中山一百五十周年誕辰,故音樂會選演了此曲。樂曲原有十個樂章,配合多媒體演出,但是次只奏其中五段:〈序曲:世界潮流〉、〈三民主義〉、〈博愛〉、〈天下為公〉、〈世界潮流〉。

這五個選段,除了〈博愛〉的音樂氛圍相對較溫宛,其餘都屬於氣勢磅磚的音樂,放在一起難免有些膩。即使是個別章節,內部的對比不夠強烈,通常都是延續音樂開首已建立出來的氣氛,削弱了音樂的戲劇性。以〈三民主義〉為例,第一節末句「救不了中國龍的久病沉屙」,與第二節首句「有一道強烈的曙光」理應成對比,但音樂卻帶不出後句的那種光明感。

說起歌詞,詞意與音樂不相配時有發生,例如〈世界潮流〉中間一段雖轉為柔,但歌詞卻是「驚世諍言」、「落地霹靂」、「如雷灌耳」。唱詞的另一個問題就是平鋪直敘,缺乏轉變,像口號式的宣傳。最明顯的是〈博愛〉,十六句歌詞,其中十四句都有博愛,第二節更是「你想的最多的是博愛╱你講的最多的是博愛╱你寫的最多的是博愛╱你做的最多的是博愛」。

這種過度重複的情況在音樂中亦有發生,感覺像是以流行音樂中的hook line概念創作,也符合網絡流行用語「重要的事要說幾遍」的精神。

《孫中山》在各方面難言上品,特別是跟經典作《黃河大合唱》相比,高下立見。首先是後者是singer-friendly,樂曲會適時讓樂團降低聲量,好使獨唱不用經常跟樂團鬥大聲,像〈黃河頌〉,樂團是襯托的角色,氣氛交由獨唱帶動。〈黃水謠〉展現了戲劇性對比:一輪定音鼓後,音樂由祥和轉為陰暗,男聲緩緩唱出「自從鬼子來」。〈保衛黃河〉雖然全首重覆多次,卻有齊唱、二部輪唱和三部輪唱,表現手法靈活多變得多;或是像〈河邊對唱曲〉由二人的閒話家常,側寫出生活苦況,再到同仇敵愾,誓要一起打回去,整個鋪排得宜順暢。

聽罷該音樂會,筆者想不明白何以港樂要選奏《孫中山》不可。另一點想不通的是,《孫中山》有一段四部合唱,港樂找了宋元明、張學樑、袁晨野,獨欠女中音,只找合唱團團員沈培娜演唱,但在網上又不作介紹。事實上,上年的《創世紀》音樂會,沈培娜亦有作獨唱,在港樂網頁上也有個人簡介,為何這次卻沒有?另外中文網頁的漏了姚曉強的名字便是明顯的錯誤了。

場次:2016年9月16日 8:00pm 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

 RECENT POSTS: 
 FOLLOW me: 
  • Facebook App Icon
  • YouTube Classic
 SEARCH BY TAG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