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演奏風格的危機
一直致力把「全世界最佳的音樂家帶來香港」的「飛躍演奏香港」,在五月二十一日於香港大會堂舉行了一場音樂會,由中國小提琴家寧峰與西班牙鋼琴家斐瑞亞尼斯(Javier Perianes)合作,四首演奏曲目全是小提琴奏鳴曲,名乎其實的小提琴奏鳴曲之夜。
雖然是星期二晚,不是最佳日子,但該晚觀眾數目超過筆者預期,可能是因為低票價(最低票價為 $80)策略奏效,也應是因為寧峰和斐瑞亞尼斯二人已多次來港表演,早為觀眾熟悉,具有一定的號召力。然而,有趣的是,二人雖多次訪港,卻從未合作過,直到音樂會前一天才首次碰面。
是次演奏曲目出自莫扎特、貝多芬和舒伯特之手,全都是德奧作曲家,而且前者對後者影響甚深。不過曲目次序並非依時序排列,而是基於長度和調性安排,把莫扎特的《 G 大調第18小提琴奏鳴曲》和貝多芬的《 G 大調第8小提琴奏鳴曲》放在上半場,將舒伯特的《 D 大調第一小提琴奏鳴曲》和貝多芬的《 D 大調第一小提琴奏鳴曲》放在下半場,顯示不到那種「一脈相承」的關係。
寧峰和斐瑞亞尼斯在這場音樂會表現出細膩的技巧和音樂感。例如在莫扎特的小提琴奏鳴曲中,寧峰在運弓上滿有心機,一弓之內充滿變化,他可以急速落弓,收弓時轉柔。樂曲中有些八分音符以頓弓演出,接著是一些持續幾個小節的長音,一短一長、一頓一連,對比強烈,意趣盎然。即使是貝多芬的第8小提琴奏鳴曲第二樂章的簡單重覆音,在他手上也會變得充滿層次感。寧峰的手指非常靈活,顫音快速而利落,低音飽滿溫暖。
雖然鋒芒有點被寧峰蓋過,但斐瑞亞尼斯仍能顯示一流演奏者的風範。他雙手平穩,琴觸很好,彈得悅耳動聽。儘管只有兩天排練時間,他們演出非常合拍,兩人像一起翩翩起舞,齊奏時整齊同步,角色的轉換自然順暢,不著痕跡似的。
無異,從技巧角度來看,寧峰和斐瑞亞尼斯的演出非常出色。然而,筆者對他們的演繹方向不太同意。二人的演奏實在是太富戲劇性,對莫扎特和舒伯特的樂曲的處理還能接受,但對貝多芬的作品的演繹便過了火。特別是第8小提琴奏鳴曲,開始時的十六分音符演奏得異常地快,到了附點四分音符便用上彈性速度,大幅度減速。筆者明白他們想突顯急緩之間的對比,加強戲劇性,讓觀眾在緊湊和舒緩的音樂往返。但這種浪漫化的演繹,與古典時期的音樂風格背道而馳。筆者在當中還看到炫技的心態——他們確實是把密集的音符奏得清清楚楚,卻失去室內樂的精緻和平衡,例如鋼琴的低音太大聲,把小提琴蓋過,寧峰也大意使刮弓的情況出現。
這情況令我想起前輩李歐梵教授的樂評《以指尖敲打出的淳厚與甜美——聽四位鋼琴演奏家演出後》,在文中他點評了歐康納 (John O'Connor) 的演出:「歐康納對樂曲的詮釋並不誇張,把這些小品奏得恰到好處。下半場的舒伯特奏鳴曲也奏得適中 (well-proportioned) ,沒有激情,甚至連『安扣』的蕭邦小曲也是如此。這種演奏法,絕對屬於『古典樂派』的真傳,和目前的極度浪漫的表演,方式背道而馳,因此閉幕時聽眾的反應並不太熱烈,我反而滿意,只覺得舒伯特奏得稍嫌收斂 (understated) ,但也符合古典風格。」
在文末他大膽地用上「古典音樂危機」的副題,並說:「真正古典的傳統(歐康納可為代表)已逐漸式微凋零,取而代之的是技巧的賣弄和表演,曲目已成了陪襯。年紀最輕的 Gosvenor 反而是一個例外,目前他甚受英國觀眾歡迎,但將來呢。那麼,欣賞音樂的意義又在何處?」
這種趨勢的出現,除了因為演奏家自己的喜好,觀眾的取向也是相當重要。在當今官能刺激為上的世代,大家都習慣浮光掠影式的瞬間快感,對細水長流式的淡淡然逐漸趨之若鶩。猶記得筆者月前欣賞祈辛 (Kissin) 彈奏舒伯特的鋼琴奏鳴曲,他的演繹工整非常,不卑不亢的,沒有浮誇的賣弄,絕對有大師的氣派,但筆者亦不得不承認對這種平淡的演繹感到有點沉悶——大概我們都無法逃離這種影響。再加上市場的影響,演奏家都要投其所好,滿足觀眾(消費者)的要求,形成這種(應該是)不可逆轉的潮流。
在這場音樂會,筆者也看到李教授的憂慮,可能十多年後,淡然似水的演奏風格真的會成為小眾之聲。然而這其實是歷史的再現:當年法國男高音 Gilbert Duprez 利用胸腔唱高音 C ,而不是當時慣用的假音。觀眾初時是接受不了,認為那種聲音缺乏「英雄感」。但這種唱法逐漸被人接納,現在已經成為普遍觀眾心目中的英雄之聲,可見觀眾口味的改變,從古至今都在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