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抗自然的幻象鋼琴家
筆者最近在看《並行與弔詭》,書中記錄了薩依德(Edward Said)和巴倫波因(Daniel Barenboim)的幾段對談。巴倫波因在書中表示他認為鋼琴家是在創造幻象,因為聲音終歸會轉為靜默,鋼琴家透過對聲音殘響的了解,不讓音樂歸回靜默,在持續的聲音中創造張力,這件事本...
聽《人文頌》有感
7月 22日去了香港大會堂深圳交響樂團的表演,令我感興趣的原因是當中的重點曲目《人文頌》。這是因為上年無意間看到深圳衛視的新聞正在報道《人文頌》在巴黎首演(https://www.youtube.com/watch?v=CQ_oTzCT7N0),而且不是草草報道便算,而是派...
古雅與新潮的碰撞
作為台灣與香港的文化橋樑,光華新聞文化中心經常舉辦文化活動,讓香港人認識台灣文化。踏入七月,他們借香港書展之勢,在自家主場舉行名為「華文朗讀與音樂沙龍」的系列活動,而《文學與音樂的時空穿越》便是這系列的頭炮活動。 《文學與音樂的時空穿越》由心心南管樂坊的王心心和 Voco...
記在香港國際無伴奏合唱節之後…
(刊登於 Art Plus 六月號) 由香港青年協會主辦的香港國際無伴奏合唱節,從2010年起至今已辦了五屆,遂成為香港無伴奏合唱界一年一度的盛事,當中請來的外隊很多都具相當的質素,準能令人翹首以待。 經過多年的籌辦,合唱節已發展出固定的節目來:先用一個大型盛典作為...
不變的 46 年
在無伴奏合唱界,誰未聽過 The King’s Singers 的大名?這支在 1968 年創立的英國無伴奏組合,成立以降一直堅持以古典唱法為主(不像另一隊英國老牌組合 The Swingle Singers),雖然這類組合為數不少, 如今年臨時取消來港的...
古典演奏風格的危機
一直致力把「全世界最佳的音樂家帶來香港」的「飛躍演奏香港」,在五月二十一日於香港大會堂舉行了一場音樂會,由中國小提琴家寧峰與西班牙鋼琴家斐瑞亞尼斯(Javier Perianes)合作,四首演奏曲目全是小提琴奏鳴曲,名乎其實的小提琴奏鳴曲之夜。...
林奕華新作撮合音樂劇與無伴奏合唱
(題為編輯所擬,原題為「林奕華如何運用無伴奏合唱」) 筆者入場觀看非常林奕華的《梁祝的繼承者們》的原因有二,第一個原因是這是林奕華的原創音樂劇,第二個原因是他邀請了一鋪清唱參與演出,即在表演中加入無伴奏合唱的元素。這類型的嘗試在香港可謂是少之又少,作為無伴奏合唱愛好者,當然...
洪思行評蕭斯達高維契第一大提琴協奏曲
(刊登於 Art Plus 五月號) 經過二、三月的一輪香港藝術節節目,筆者在四月回歸本地樂團的「懷抱」,先後欣賞港樂與小交響樂團的演出。無獨有偶,兩場都是以大提琴協奏曲為賣點,前者是嘉貝蒂(Sol Gabetta)拉奏,後者是年僅20歲的法國新秀莫羅(Edgar...
新法「燒鵝」
(刊於《△志》5月號) 香港藝術節今年選擇《羅恩格林》作為今年節目中唯一一套大型西洋歌劇,除了因為故事切合「英雄」主題,亦延續了上年華格納誕辰二百週年的契機。這次演出是薩翁林納歌劇節(Savonlinna Opera Festival)的製作,由其藝術總監 Jari...
迎接香港無伴奏合唱新時代
(本來在3月尾已有意寫這篇文章,但適逢香港國際無伴奏合唱節 2014 舉行在即,所以決定待合唱節結束後才落筆。) 雖然 2014 年連一半都未完結,筆者已經可以斷言,2014 年是香港無伴奏合唱發展上的重要一年。在過去數個月,已經先後有幾隊本地組合舉辦音樂會,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