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American Rage


(刊登於《HiFi Review》403期)

陶康瑞(鋼琴)

Warner Classics 0190295354770 2018年錄音 1CD 59:00

在當下香港的環境聆聽陶康瑞的新碟是相當「應景」,該唱片名為「American Rage」,若換作是「Hong Konger Rage」也未嘗不可。唱片收錄了四套美國作曲家的鋼琴作品,每首背後都有其故事,特別是幾位當代作曲家的作品,令筆者有深刻的感受。

頭尾兩首樂曲出自波蘭裔美國作曲家Frederic Rzewski之手。《Which Side Are You On?》本是一首歌曲,其背景涉及一場發生於1931的美國煤礦工運。樂曲的開始是雜亂無章似的,時間記號不斷改變,但在當中能隱約聽到一個主題,這主題乍聽像《I’ve Got Rhythm》的旋律,其實是取自《Which Side Are You On?》,而這主題在之後會反覆出現。音樂在一大段(可選彈的)即興演奏,Rzewski對此有清晰的要求,例如即興的長度、進入即興時不能讓人發現等。最後音樂在一輪狂轟猛炸下結束。

《Winnsboro Cotton Mill Blues》跟《Which Side Are You On?》同樣出自作曲家的《North American Ballads》,樂曲起首是「黑鍵音群 vs 白鍵音群」,模仿紡織機器聲,那種聲效聽起來是重覆而無情,陶康瑞認為這雖然像是象徵無法躲避的殘酷,卻同時代表了人類聚集一起的能力和鬥爭。樂曲中段變成藍調音樂,完成跟開首的段落風馬牛不相及,為樂曲注入輕鬆的氣氛,但這是一個假象,因為結尾重現開首的聲效,然而這次不是在低音區域,而是高音區域,是否象徵一種改變?

Julia Wolfe的《Compassion》是為了紀念911而作,樂曲結構有點跟《Winnsboro Cotton Mill Blues》相似,開始時反覆彈奏兩個音,但不時有些像噪音的和弦插入,這種噪音逐漸主導了音樂,而且非常激烈,像是極度憤怒,也許這就是唱片名稱的由來。對此,陶康瑞的詮釋是要把同情表達到極致,唯一的方法是大叫、怒吼——相信香港人對這個詮釋已經有深刻體會。

標記:

 RECENT POSTS: 
 FOLLOW me: 
  • Facebook App Icon
  • YouTube Classic
 SEARCH BY TAG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