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任何人也可談古典音樂——評《諸神的黃昏》


由香港大學MUSE策劃的文集《諸神的黃昏:晚期風格的跨學科對談》於數月前出版,收錄了兩位學者李歐梵、邵頌雄環繞多位音樂家和藝術家的晚期風格而撰寫的文章。雖然書本出版了多個月,筆者甚至出席了在誠品舉辦的新書發佈會,但實書卻是最近才到手——皆因筆者偏喜支持小書店,多個月來在等待該書在小書店出現,更何況那裡通常會有折扣,既可支持小書店,又可節省金錢,何樂而不為?

說回這本書,筆者頗喜歡閱讀這種對談式的書籍,因為內容相對輕鬆、平易近人,亦不失個人的真知灼見。此書的兩位作者皆非音樂專業出身,卻多番就音樂撰寫文章,甚至著書立論。還記得多年前免費雜誌《閱刊》訪問邵頌雄,便稱之為「Pro-am」(Professional-amateur),二人實在當之無愧。而此書的源起正正是因為兩人不同的學術背景,被MUSE邀請擔任音樂座談會嘉賓,自此二人經常被MUSE邀請撰文,最後發展成這本文集。

文集分兩部分:〈苦心孤詣〉和〈流光溢彩〉,前者談及不同作曲家的晚期風格,後者則論及一些音樂家及導演如維斯康提(Luchino Visconti)的晚期風格。說起晚期風格,此書可說是回應薩伊德的著作《論晚期風格》。邵頌雄不論在新書發佈會還是《座談會補記的補記》中強調這是一個「後設」的理論,也就是在藝術家死後,後人歸納得出的論述,如果貝多芬早十二年過身,那麼他現在的「中期作品」,便成了「晚期作品」,整套理論對他的評價便有所不同,而把很多晚期作品解讀為作曲家的「死前感受」,也屬片面想像,因為並非每人都能感到自己的死期。

對此,筆者認同所謂晚期風格是「後設」的理論,而且覺得不應如此「簡單化」藝術創作,嘗試以一種論述來概括之,以貝多芬的「中期風格」為例,有論者將其稱為「英雄時期」,這時期的代表作有第三和第五交響曲,但明顯地第六交響曲便不能套入這理論中,可見「英雄時期」的論述並不完滿。但是,筆者並不完全反對用這些後設理論作為切入點,去嘗試理解作曲家風格,因為這些理論確實反映作曲家某時期的普遍性,作為一種認知未嘗不可。正如基礎樂理也將音樂史簡化為巴羅克時期、古典時期等,但要知道這不是政權交替,過了1750年後便要收起巴羅克的旗幟,高舉古典的旗幟,所有在1750年後的作品都是古典風格——但巴羅克風格、古典風格的確是普遍存在。

這好比筆者在中五學習化學時,化學老師跟我們說上到預科後便會發覺會考化學的課程是不準確,到上了大學又會發現預科的化學課程又是不準確的。因此筆者認為諸位可將這些後設理論視為一種基礎認知,但千萬不要奉為金科玉律便可。

閱讀《諸神的黃昏》的一個有趣之處是兩位作者有不同的「質地」,作為學者,二人都有相當的歷史背景考究及學說的引述,不過相比之下,李歐梵的論述多以自身感受出發為多,例如《《冬之旅》的啟示》中,他明言是透過自己對舒伯特C大調弦樂五重奏的幻想,而覺得那是最能代表作曲家的晚期風格的作品。李歐梵之所以有這種風格,很大程度跟他不懂樂器有關,是故他經常稱自己為「外行人」(《《冬之旅》的啟示》的副題正是『一個外行人的聆聽經驗』)。

至於邵頌雄便多從理性分析音樂。筆者拜讀過他的《樂樂之樂》,對他對《郭德堡變奏曲》中每首樂曲都能獨立撰文分析,十分佩服,足見他分析能力之高,書的結構更是模仿樂曲的結構而成,實在是一本奇書也。在《從顛覆到昇華》一文中,邵頌雄便用調性解釋貝多芬升c小調弦樂四重奏的內部結構;或是在《《最後四首歌》的精神面貌》中,用拍子記號的變化來解釋理察.史特勞斯的歌曲張力來源。這些分析堪比音樂學者(但他早前宣佈不再寫音樂文章,實在可惜)。

看著二人的文章,筆者覺得更重要的啟示是任何人皆可談古典音樂。相信不少古典音樂的同好都會遇過一些人,總會說自己不懂音樂,所以不知如何聽音樂,而李邵的文章正好說明不一定是「科班」出身,也可以通過自己的專長、知識和方法來談天論樂,去理解音樂。當然,李邵二人學富五車,同屬博士級,不是一般人可比,但筆者相信論樂的本質是一樣的:只要有心,必能有所體會。

最後不得不提MUSE,過往筆者不時稱讚他們的節目策劃,這次出版計劃是一次新的嘗試,在缺乏音樂書籍出版的香港,此書豐富了廣大樂迷的精神食糧。作為音樂會主辦單位,出版書籍這舉動比較少見,此舉令人想到台灣的國家表演藝術中心,經常出版不同刊物,筆者曾看過它出版的《到全球音樂廳旅行: 你不可不去的12個音樂殿堂》,內容輕鬆有趣,又能趁機推廣自己(對,國家表演藝術中心是其中之一,跟卡內基音樂廳齊名了)。根據書末的《跋語》,邵頌雄透露MUSE將推出列夫席茲的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全集錄音,實在叫人期待。

後記:筆者喜好對談式的音樂書籍,以下跟各位介紹幾本同類書籍

  1. 《終點往往在他方》:新近推出中譯本的書,記錄了布列茲與神經科學家的跨域對談。不過內容頗深,不算易讀。

  2. 《和小澤征爾先生談音樂》:村上春樹跟小澤征爾的對談,不過內容有點令人失望,主要是有感小澤征爾沒太多精闢見解,反而村上春樹的表現如像專業音樂人。

  3. 《並行與弔詭:薩依德與巴倫波因對談錄》:內容廣泛,程度適中,而且不乏有趣和獨到的觀點。

標記:

 RECENT POSTS: 
 FOLLOW me: 
  • Facebook App Icon
  • YouTube Classic
 SEARCH BY TAG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