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港樂有幕後黑手?


(刊登於《信報》20190618文化論政)

今年5月20日,香港管弦樂團正式向外公佈2019/20樂季節目,在發布會中,一眾港樂高層,包括藝術策劃總監林丰均有出席,但有多少人能料到,兩日後,林丰會忽然慘吃「無情雞」,被港樂即時終止合約。

事發後,除了當事人在個人面書上簡要地說明情況外,本地傳媒對此事並沒有任何報道,直到事發後兩星期,才開始有相關的報道,讓公眾對事情有多一些理解。首先是南華早報的報道,林丰指出自己在3月19日的工作評核報告被時任行政總裁麥高德(Michael MacLeod)所認同,該報告於4月23日得到董事局主席劉元生簽名確認,而他被終止合約前,並沒有收到任何口頭或文字的警告。至於港樂方面,至今沒有解釋林丰被解僱的原因,甚至連官方的公佈也欠奉,只是在該報道中回應願意跟林丰以其它的形式合作,並會展開全球招聘,尋找合適的取代人選。

及後明報與香港電台第四台均有訪問林丰,在兩個訪問中,林丰明確指出有少數樂師不滿他策劃的現代曲目,質疑那些樂曲太「沉悶」,難以吸引觀眾,但林丰強調拉闊曲目光譜的重要性,認為這才能吸引不同喜好的觀眾,並說他有就此跟樂師溝通。

回起當初林丰在2017年上任時,不只是一次普通的人事安排,更可視為港樂回應大眾對重視本地音樂家的訴求——這能追溯到2015/16樂季節目中因缺乏本地演奏家和作曲家作品,當時劉元生對相關安排的回應引起一班業界人仕不滿,他們發起聯署,要求港樂必須支持本地音樂人才。港樂在之後一個樂季拋出「你的香港管弦樂團」的宣傳句子,並在節目策劃和樂團架構上加入本地元素來回應,之後更聘請林丰擔任要職。當時筆者認為聘請林丰更能回應大眾的訴求,因為藝術策劃總監在節目內容、形式、人選及演奏曲目各方面都有話語權,影響力大得多,同時見出港樂有著積極並長遠求變求新的態度。

哪麼林丰在位時為港樂帶來甚麼改變?筆者根據近五個樂季的樂季冊中的節目做了簡單的統計(有一些節目是在樂季公佈後才公佈,因此並不刊在樂季冊中)。

從上表中,明顯看出自林丰參與策劃節目後,首演(不論世界、亞洲,還是香港首演)的樂曲激增;亦見到非傳統的古典音樂會有所增加,因此可以說在林丰的參與下,港樂的藝術方向轉為現代化,同時兼顧普及化,避免因太多進取的曲選導致票房收入下降(現代作品往往成為票房毒藥),嘗試以多些合家歡的節目達至平衡。

訪問中林丰似是將矛頭指向樂師,但筆者質疑單是樂師的不滿能否這樣「拉倒」一位總監?整個樂團有近百的樂師,如果只是數位樂師,即使他們是資深成員,這就能對管理層構成壓力,甚至巨大到足以使林丰被立即終止合約嗎?需知道林丰位達總監級別,要解僱他既要有高層的首肯,也涉及不菲的違約費,因此單是來自樂團的壓力,似乎不足以達到現在的結果。而且節目策劃最終是由多人決定,並非林丰一人說了算,因此若說樂師對曲目有所不滿,卻只針對林丰一人的話,對他是不公允的。

更合理的估計,應是來自高層對林丰的藝術取向有所不滿。如果真是來自高層的壓力,那麼不得不令人猜想新任行政總裁霍品達(Benedikt Fohr)在此事上有甚麼的角色?霍品達在今年4月1日才上馬,不足兩個月便發生此事,從現有的資訊判斷,個人偏向認為他並非力主趕走林丰的人,畢竟他才上任,就算對樂團發展有意見,犯不著立即手起刀落,連溝通也沒有便把手下的大將「處死」,否則會讓外人留下霸道專橫、不講理的印象,對他自己的管治和樂團的形象也有影響。

個人猜想這次決定來自比霍品達更高位的人,也就是董事局成員,霍品達只不過擔當「醜人」,出面勸林丰自願辭職,息事寧人,特別是他應該連試用期都未過,如果幹不到這件事,恐怕他也留不下來。這同時反映林丰應是得到前任行政總裁麥高德的力挺,才得以留下,但當麥高德一離開,該(些)成員便把握時機,把林丰辭退。若然此猜想屬實的話,那麼這次事件不單是人事更變那麼簡單,而是涉及董事局中有人因其藝術喜好,運用自己的權力辭退樂團高層,藉此影響樂團的藝術發展。

事件發生至今,港樂方面一直三緘其口,明顯想低調冷處理這件事,若事件欠缺持續的傳媒報道和公眾壓力,恐怕將會不了了之。另一個值得關注的是後續發展,港樂將會聘請甚麼人取代林丰?若果林丰的「死因」真的是其進取的曲選和普及化節目,意味將來港樂很有可能走回頭路,以傳統經典曲目為主,這個會否是樂迷樂見的?

標記:

 RECENT POSTS: 
 FOLLOW me: 
  • Facebook App Icon
  • YouTube Classic
 SEARCH BY TAG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