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舒曼音樂推廣者


(刊登於《Art Plus》第81期)

今年度的澳門國際音樂節的重頭戲之一,無疑就是他們的閉幕節目——由德國指揮家泰利曼率領德累斯頓國家管弦樂團的演出。這次演出是該樂團亞洲巡演的第三站,此前他們在北京和廣州表演,澳門演出過後便會啟程前往東京,完成整趟巡演之旅。

對於港人來說,泰利曼和德累斯頓國家管弦樂團應該不太陌生,皆因他們數年前才接受香港藝術節的邀請,來過香港表演,而且其中一場還發生了小插曲:有名觀眾因為搶著拍掌,破壞了音樂餘韻,而被另一位觀眾當場指責。這件事成為當時不少樂迷茶餘飯後的話題。

筆者當時並不在場,事實上筆者當年錯過了泰利曼和德累斯頓國家管弦樂團的演出,今次終能現場欣賞他們。這次巡演他們演奏的曲目是舒曼的交響曲全集,筆者觀看了第二場音樂會,所演奏的是舒曼的第三和第四交響曲。

泰利曼和德累斯頓國家管弦樂團給筆者的第一印象是他們非常高大,事前從照片中已知泰利曼是一位昂藏七尺的巨漢,想不到其他樂師,特別是弦樂第一排的跟他是「咁高咁大」,這樣反苦了坐在較後方,身型較小的女樂師,因此部分不但要加疊多一張凳,甚至要加上一個墊,十分有趣。

泰利曼全程背譜演出,畢竟整趟旅程都只奏四首交響曲,背譜是意料中事。在整個演出中,他給予觀眾一種相當熟悉音樂的感覺,這不只源於他背譜演出,更多是源於他的身體動作所展示出來的自信。在他的指揮下,第三交響曲「萊茵」的首樂章開始時奏得精神奕奕,充滿陽光感,將萊茵蘭地區的風光明媚呈現出來,而且音樂的流動感很強,這有賴弦樂極為順滑的拉奏,仿如一匹柔順的真絲布料,令觀眾摸(聽)得舒服。泰利曼還要在如此順滑的拉奏上,加添力度的變化,讓樂句有方向感,其效果尤如為上等布料染上色彩變化,真使人愛不釋手。此外,在泰利曼的調校下,音樂的層次感很強,即使是一些次要的部分,奏得較柔的同時仍能清楚聽到。

在第二樂章,泰利曼依舊相當注重造句,更為重要的是,樂師亦很清楚音樂,了解要如何「合奏」,他們明顯知道要突出哪個樂部,會把自己的音量放輕些,因此樂團的整體性很高。連小號等銅管樂的聲音很溫暖,而非鋒芒畢露地放射出來,四支圓號滿有自信的。不過,也許首樂章的連綿奏法令人難忘,反顯得這樂章像欠缺內在動能去推展音樂。然而這是音樂本身的問題,並非樂團奏得不好。至於樂章末的兩記撥弦,雖然簡單,但要奏得整齊也不是易事,二三流的樂團往往無法整齊奏出,因此這是一個「考牌位」,而德累斯頓國家管弦樂團當然合格有餘。

第三樂章最使筆者印象深刻的是弦樂連續四次上弓拉奏旋律,既整齊,每記都有些漸大,可見他們細膩的程度。及後他們以柔聲演奏,層次依舊分明,而且那種輕盈的質感很強,樂音好像輕輕地被擺放在桌上般。末兩段樂章同樣精彩,但最神奇的是泰利曼跟樂團的配合,有時當泰利曼揮拳(如第四樂章開始時),樂團約一秒後才演奏,但有時卻能緊隨泰利曼的指示,立刻作出反應,這樣的配合教筆者百思不得其解。

舒曼的第四交響曲是他四首交響曲中筆者最喜愛的一首,因此特別期望他們下半場的表現。樂團開始時再次展示收細聲量時的力度控制,而第一小提琴即使在重複單音,亦因為力度的變化而形成一種張力。泰利曼對於樂段轉變的處理,似乎偏重連貫,而非戲劇性,因為每逢氣氛轉變的地方,聽起來總是覺得像小驚喜,多於戲劇化轉變。

泰利曼在第二樂章極力抑制樂團的聲量,有時甚至會搖頭提示樂團不要太大聲。首任樂團首席的獨奏演出很好。第三樂章是充滿力量的樂章,不過泰利曼並沒有非常強調力量,重音都不是奏得很強,而是著重流線感。這可說是奏出另一種風味來,只是非筆者的茶罷了。即使到了終章,泰利曼依然沒有追求聲響上的刺激,而是快速演奏的緊湊,以及短音的爽利感。圓號的演奏十分輝煌,其餘的銅管樂在尾段各自吹奏,一層又一層的,堆疊的效果良好。到了最後的衝刺階段,整個樂團都奏得起勁,並沒有因巡演之故而「hea」(有些樂團確有此陋習)。

美中不足的是,不論觀眾如何熱烈的鼓掌,他們都沒有加奏。不過話說回來,舒曼的交響曲其實並不太長,也不算難懂,其實頗合適一般觀眾欣賞,可是大概因為舒曼最有名的作品不是大型樂曲,導致他的交響曲(以及鋼琴協奏曲)較少被演奏,這次德累斯頓國家管弦樂團的巡演,可說是為推廣舒曼的音樂作出了貢獻。

場次:2018年9月28日 8pm 澳門文化中心綜合劇院

標記:

 RECENT POSTS: 
 FOLLOW me: 
  • Facebook App Icon
  • YouTube Classic
 SEARCH BY TAG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