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文藝復興的聲音


(刊登於信報2018年11月23日藝文評論)

早前,來自英國的十二人組合古風合唱團(Stile Antico)完成了亞洲巡演,行程的最後一站正是香港,也是他們首次訪港演出。這場音樂會是由本地合唱團體塔利斯合唱團及飛躍演奏香港聯合主辦,印象中飛躍演奏香港過往未曾舉辦過合唱節目,而根據開場時塔利斯合唱團創辦人蔡明翰的說法,塔利斯合唱團的創團音樂會邀請過古風合唱團的指揮來港參與,因此筆者相信這次合辦,主要是由塔利斯合唱團負責聯絡古風合唱團,行銷方面多由飛躍演奏香港負責。

古風合唱團以演出早期音樂,特別是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聞名。坦白說,雖然近年香港有越來越多早期音樂的表演,但那些音樂會在行銷方面仍是相當困難,更何況是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不過,當晚雖然不是全院滿座,但上座率已較筆者想像中好,可見這次是塔利斯合唱團及飛躍演奏香港的一次成功的合作。

古風合唱團被留聲機雜誌評為全球頭二十合唱團之一,又曾提名格林美獎,實力無庸置疑。他們的表演的排列獨特,是以四聲部一組,男女相隔地以U形排序,跟一般按聲部站在一起的方式不同。以這種方式表演唱,可以令各聲部的歌聲在舞台上已經融和了,當聲音傳至觀眾席時效果便會更上一層樓。然而這種站法非常考驗個別歌手的聽力和「定力」,既要聽到站得較遠的相同聲部,又不能被左右不同聲部影響,因此這種站法比較少見。

古風合唱團演唱每首歌前,都會先由其中一位有絕對音準的團員哼唱所需的音,他們沒有任何人擔當帶領的角色,演唱期間團員們不停互相對望,確保相同聲部能對齊,從觀眾的角度,他們看似團員之間在對唱,從而有種「整體」的感覺。事實上,他們的聲音確實能融為一體,最明顯的是下半場的〈Magnificat primi toni〉,這首歌的每一節都是由男高音唸唱開始,而那三位男高音聽起來仿如三為一體,連咬字亦極為一致。

說到咬字,他們整體的咬字力度偏輕,特別是拉丁語和英文,子音都是輕輕帶過,只是在唱法文時才略為加重,這樣的唱法使音樂變得「順滑」起來。他們的唱功亦是以順滑為目標,譬如女高音每當唱高音時,都能順滑地把聲音拋出來,讓人聽得舒服;除了演唱running時每個樂音都非常獨立清楚,其他樂段都唱得很流暢,連呼吸位也察覺不到。

除了順滑,他們另一種演唱特點是平穩,特別是演唱長音,既沒有震音,音色也不會改變,簡直像機械般。這種平穩的長音,能使和聲的顏色完整地表現出來,樂曲的美感亦因而被發揮出來。

欣賞古風合唱團的表演可謂是洗滌心靈,可惜的是下半場有一位坐在第一排中央的男觀眾,經常在歌聲甫結束便拍掌,打破音樂的娓娓餘韻,筆者在此奉勸各位觀眾,千萬不要急著拍掌,否則全場觀眾的體感都可以因一人而被破壞。

場次:2018年10月22日 8pm 香港大會堂音樂廳

標記:

 RECENT POSTS: 
 FOLLOW me: 
  • Facebook App Icon
  • YouTube Classic
 SEARCH BY TAG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