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歌劇院》——見樹不見林的「有趣」紀錄片
MOViE MOViE舉辦的Life is Art盛夏藝術祭,每年找來關於不同藝術範疇的電影,滿足香港的藝術愛好者。今年共有二十套電影,筆者觀賞了其中的《巴黎歌劇院》。
這套電影由瑞士導演Jean-Stéphane Bron執導,作品以紀錄片為主,然而,筆者在看這套影片時(特別是頭段),一直在懷疑這是不是紀錄片來:影片以工作人員升起法國國旗開始(但背景音樂竟然是德國作曲家華格納的《紐倫堡的名歌手》前奏曲),然後便是連巴黎歌劇院總監Stéphane Lissner在內的高層會議,他們在商量樂季揭幕的演講內容,當中包括一些他們認為不適合「出街」的,但這影片卻放映出來,那豈不是公開了?另一幕令筆者起疑的是他們致電一位年輕歌手Mikhail Timoshenko,通知他獲選入他們的學院裡,電影卻能清楚播放電話另一端Mikhail Timoshenko的說話(但另外幾個電話對話的鏡頭卻聽不到另一端的說話),失去紀錄片的真實感。
影片的拍攝手法跟一般紀錄片不同,例如不少的近鏡「大頭」定格,包括一些公開場合如樂季揭幕演出後的晚宴,Stéphane Lissner在致辭時的「大頭」畫面,這些鏡頭同樣削弱真實感。
更重要的是影片內容。對於紀錄片,一般都是期望能從片中的旁白和訪問,加深對某事件/人物加深認識,對於這套《巴黎歌劇院》,觀眾自然期望從中認識巴黎歌劇院的歷史或運作,但事實是恐怕觀眾的期望會落空,因為影片不但沒有任何旁白和訪問,而且內容被剪得很零碎——一時是高層會面,下一幕便是排練片段,下一幕又變成教育節目的練習。而且影片完全沒用字幕介紹出現的人物,除非觀眾本身認識他們,否則可能連一眾星級藝術家如Jonas Kaufmann和Bryn Terfel出了場也不知道。
所以雖說影片集中紀錄了巴黎歌劇院2015/16樂季的事件,但觀眾只算能從中得知那個樂季發生過甚麼事情(筆者也是觀影後在網上得知影片紀錄的是2015/16樂季),包括歌劇院在巴塔克蘭劇院恐襲後重新演出、舞蹈員不滿舞蹈總監等事件。
話雖如此,筆者認為導演的用意不在於詳細介紹巴黎歌劇院的人與事,而是用鏡頭交待歌劇院的各種事情,上至高層決策、以至製作過程、下至不同的工作人員面貌,特別是當中一些看似毫無意義的短片段,例如化妝部在打理假髮、服裝部在熨戲服,甚至是聲樂家的助手在台側準備,等到聲樂家唱完便遞上毛巾和水,這些片段對影片整體內容看似關係不大,卻反而顯出導演的心意。筆者對其中一幕印象尤深:鏡頭本來是跟著一班接受樂器訓練的小孩子乘扶手電梯下去,同時有位清潔工人乘扶手電梯上來,鏡頭還特意移一移,對著那位清潔工人,到影片結束時,便播出那清潔工人獨自打掃空無一人的劇場,像是提醒觀眾清潔工人的重要性,頗有向這些不是劇院高層,也不是台上藝術家的「默默的一群」致敬的意味。
觀眾欣賞演出時,其實無法得知所有參與其中的人和事,觀看這套電影同樣無法得知一座歌劇院的所有事件,也許導演就是想盡力讓我們看到歌劇院的不同面貌,而非生硬講解它的歷史或運作,因此選擇以如此零碎的方式呈現。
作為多次參與歌劇演出的人,電影中不少情節倍感親切,例如合唱團的男成員在將近演出時,還一起練習演唱的動作;Mikhail Timoshenko能夠與Byrn Terfel正面交談,甚至獲對方邀請一起學習Boris Godunov;他又在台側觀察Byrn Terfel的演出,聽著對方的錄音來學習新曲。另外還有一些有趣的畫面,譬如入台排練Moses und Aron前,會讓那隻壯健的公牛在牧場裡聽著合唱的樂段,使它習慣歌聲;助理舞台總監在演出時坐在控制台,跟著演唱家演唱《紐倫堡的名歌手》的歌曲。部分片段更是十分特別,就像合唱團敢於為歌唱品質而與導演爭論排位的形式,或是員工能主動給高層發出「罷工通知」,要求他們跟工會「講數」,感覺像給老闆出警告信——只能說:他們果然是法國人。
小記:筆者發現中文字幕的一個小錯誤——當指揮在排練時說「從piano開始」,他的意思是「從柔聲開始」,字幕卻是「從鋼琴開始」,明顯看出譯者不太認識音樂術語。
《巴黎歌劇院》預告片:https://www.youtube.com/watch?v=8OVqCxauZL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