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Debussy: Preludes II


(刊登於《HiFi音響》384期)

Maurizio Pollini、Daniele Pollini

Deutsche Grammophon 00289 479 8490 (1CD) 2016錄音 48:41

不經不覺,原來Pollini之前為DG推出德布西的《前奏曲》(第一冊)的唱片,已是1999年的事,真的不知何故要等到差不多二十年後才完成第二冊的錄音。這張唱片其實是在2016年的九至十月中灌錄,花了一年多才推出市面,也許是要配合德布西逝世百年的紀念年吧。除了《前奏曲》外,唱片還包括了一首頗冷門的雙鋼琴作品《En blanc et noir》,跟Pollini合奏的是他的兒子Daniele Pollini,成為兒子首張唱片錄音。

說到德布西的作品,總離不開「色彩」、「朦朧」、「象徵」、「印象」等演繹的關鍵詞,但在Pollini的手指下,十二首《前奏曲》彷如有了全新的演繹方向,以比喻來說明的話,就是「以意式陽光取代法式煙霧」。

首先在速度方面,Pollini採用了較快的速度,譬如他只花了2:25便完成第二首樂曲〈Feuilles mortes〉,比Walter Gieseking的3:02及Krystian Zimerman的4:00快得多,因此不難想像他演繹的重點不在於緩慢速度時所展開的氣氛和想像空間,而是技巧的展現及旋律的流暢性及表現力。

一般人彈奏德布西作品時,琴觸與力度都偏柔,以表達出朦朧的色彩。但Pollini反其道而行,整體琴觸偏強,甚至有時仿如無視琴譜的pp標示,繼續以強奏彈出,好像第五首樂曲〈Bruyères〉,很多時在大跳的音程上,用較重的琴觸來突出效果。又例如第十首樂曲〈Canope〉,高音八度的回應音,沒有刻意降低聲量。

至於跟兒子合奏的《En blanc et noir》,Pollini負責第二鋼琴。整體的演繹方向跟《前奏曲》大同小異,雖然彈奏sf的力量不如前者,但整體聲量仍是偏強的,彈奏第二樂章時同樣無視pp的標示。二人非常合拍,單是聆聽唱片的話二人仿如結合在一起。不過筆者倒是希望在錄音或混音上做些手腳,讓聽者更容易分別出兩座鋼琴,從而欣賞雙鋼琴作品的層次。

標記:

 RECENT POSTS: 
 FOLLOW me: 
  • Facebook App Icon
  • YouTube Classic
 SEARCH BY TAG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