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的勇氣
(刊登於2017年10月30日 信報藝文評論)
貝多芬年年有,今年全集特別多。上月才在香港演藝學院,花了十二小時聽完由「維港音樂節」舉辦,共九位本地及海外鋼琴家合演的《貝多芬鋼琴奏鳴曲馬拉松》。到九月,便有列夫席茲(Konstantin Lifschitz)到港大,用六天共八場音樂會彈奏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全集。
列夫席茲兩年前曾到港大演奏巴赫的《賦格的藝術》,當時筆者是座上客,對於他別樹一格的演奏方式印象深刻,今次他再臨香江,自然想再次捧場。可惜筆者未有空欣賞所有演出,只能出席能第六和第七場,彈奏的是第二十二至二十九號鋼琴奏鳴曲。礙於篇幅所限,本文集中以第六場論述列夫席茲的風格。
列夫席茲當晚由衣著到彈奏時的小動作,包括身穿短袖恤衫、右手有時在不用彈時會整隻手臂放鬆地垂下來,甚至在彈奏時移動座椅調整位置,不難令人覺得他很隨性。即使在演奏中,亦能聽到一份隨性:例如第二十三號開首的幾個小節中,當從第一個下行分解和弦建立起速度後,接著的上行分解和弦卻拖慢一些,到下一個才回到原速。
然而,從整體來看,可發現他的演繹絕非隨意,而是全經深思熟慮的。以上述一段為例,其實他在及後相同的樂句,用上同一種方法彈奏,可見他並非一時興之所至。
有時即使是相似的結構,他會按不同的情況,作出不同的彈法。譬如第二十四號的第一樂章中有數個和弦之間用休止符分隔開,他透過踏板令樂音在「休止」期間還在持斷,保持著氣氛;相似的結構於第二十六號第一樂章引子的結尾出現,他不但令樂音立刻停止,還拖慢速度,營造若有所失的感覺。
上次列夫席茲來港演出令人印象深刻之其中一處是,每首樂曲的結束方式都略有不同,這次亦然。譬如第二十二號的結束是非常短促,不留任何痕跡;第二十三號第一樂章的結尾卻是踏實踏板,讓聲音一直延續至自然消失為止;第二轉至第三樂章之間沒有按譜上指示緊接下去,而是留有些空檔後才彈下去。
充滿啟發的演繹
之所以挑出那麼細微的例子,是想反映列夫席茲的演奏是多麼細膩。從技巧而言,列夫席茲已到爐火純青之境,樂音清晰、層次分明,手指和手腕很放鬆。熟練的技巧讓他能夠輕易做出上述等細膩而叫人意想不到的演繹。更重要的是演繹背後的思想,儘管他的演繹非常獨特,但絕非為嘩眾取寵,而是有其美學追求。在現場觀賞他的演出,總叫人去思考他的理由——這種激發別人思考的能力,可稱得上真正具啟發性的演繹。
對筆者來說,聆聽貝多芬鋼琴奏鳴曲全集是欣賞作曲家不斷求進的歷程,他不停打破固有框架,探索未知的領域,當中有成功的嘗試,亦有(在當時)不成功,背後需要莫大的勇氣。而列夫席茲這種出人意表的演繹,與貝多芬的創作一樣,需要相當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