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思行評《聲影集:香港景觀》——香港作曲家的試演場
(刊登於Art Plus三月號)
由2012年起,香港作曲家聯會便舉辦名為《聲影集》(SOUND-IMAGination)的多媒體音樂會系列,利用香港的影像為題材,演出十多位香港作曲家的新作。今年是第四次舉辦該系列的音樂會,地點首次從香港藝術中心移師至香港兆基創意書院的多媒體劇場進行。
音樂會由作曲家林丰和浸大視覺藝術院講師李泳麒策劃,只長一小時,主要分為四部份:「仰視」、「漫遊」、「藏」和「遠走」,外加「首」和「終」,參與的作曲家多達二十人,影像或影片由八班視覺藝術院學生和畢業生拍攝,全部二十首樂曲均由香港電台弦樂四重奏演奏。
由於篇幅所限,筆者只能評論一些印象較深刻的作品。在「仰視」中,蘇家威的《時日如飛》和屈雅汶的Space Tight構成一對有趣的作品:前者的影像是向上仰視的照片,一片藍天下只見兩幢建築物的一部份,相應地音樂從柔聲開始,用了很多泛音演奏,令織體變得很薄,亦加入一些顫音,後段出現一段帶點憂哀的旋律,結尾更是有種向上漂的感覺;後者同樣是一幅向上望的照片,但相中是緊密的建築物,完全看不見天空,這種緊密感從音樂開始時的齊奏表現出來,不過不是整首樂曲都維持這種感覺,及後音樂從中分拆出獨立的旋律來。這兩首樂曲一薄一厚,剛好形成強烈對比。
在「漫遊」中,倫偉傑的Modernisation是一首結構進程鮮明的作品。它的配圖是一棟棟高矮不一的建築物的中距離景色,樂曲以一段紛亂而無調性的撥奏開始,而且作曲家對樂手撥奏的姿態也有指示,除了放下琴弓,時而要求第一小提琴手如彈結他般撥奏,或要求中提琴手像大提琴般把樂器直立地撥奏,令演出在聲音和視覺上同樣達至紛亂的效果,以對應圖像中建築物所構成起伏不定的輪廓。音樂逐漸變成「有秩序」,明確的旋律先由大提琴奏出,並發展出一段有趣的樂段。這就是作曲家在解說中指由聲效/無調性到有調性/現代的現代化過程。
對筆者來說,譚家樹的《小暗動》是一次特別的體會。照片中央是一名工人的背部,他正掀起帳蓬,但觀眾無法看到裡面是甚麼。這幅圖片給筆者一種靜的感覺,但樂曲不但使用音群(cluster)和在琴碼旁拉奏來製造刺耳的聲音,後面更有一段音樂上的爆發,這令筆者不太瞭解。但看過場刊才得知譚家樹想像在帳蓬後隱藏一種律動,這充份解釋了音樂的由來,也反映出一幅照片的多種詮釋。
雖然郭雋晅沒為作品Barbar寫任何說明,但觀眾應不難理解。圖片拍攝自一條後巷,只見一名載口罩的女士,她面前坐了一個人,但那人的面剛好給帆布遮蓋,估計女士正為那人剪頭髮。影像的曖昧性在曲名已反映出來,而音樂明顯分為兩部份,第二部份是華爾茲,所以不論是音樂結構還是華爾茲,都在強調「二」,直接回應照片中的二個人。
在「藏」中,劉曉江的《找》很可能是香港電台弦樂四重奏最喜歡的一首,因為樂曲有一大段只是重複著一個和弦,要點是他們的運弓方法,以及相互間的動作:作曲家刻意安排二人一組的使用相同弓法,而組合也會經常改變。音樂的配圖是一幅白牆,牆上有縱橫交錯的樹影,從此可以想像不停重複的和弦代表影子佇在牆上不動,樂手上落弓的交錯則表現了交錯的樹影。
音樂會最後一曲是邱美琪的The Road before me。影片是一段從行車隧道向前駛出來的片段,音樂營造出迷惘的氣氛,兩把小提琴一起拉奏重複的樂段,陪襯中提琴和大提琴的旋律,令人有種不知往哪裡去的感覺。其後影片結束,音樂也戛然而止,但停頓一刻後,樂師又繼續奏樂,令樂曲成為整晚唯一一首沒影像配合下還在演奏的音樂。在沒有影像的襯托下,那種茫然的感覺依舊存在,但反過來說,失去影像的具體指示,給予的想像空間(即駛向何方)反而更大,邱美琪的創作意念源自影像,卻不囿於影像,甚至連沒有畫面也成為作品有機發展的重要一環。最後音樂以一記出人意表的全體滑下而結束。
場次:2015年1月14日 8pm 香港兆基創意書院多媒體劇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