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暑假合唱音樂會巡禮——評《歌劇大師的聖樂》及《B小調彌撒曲》


(刊登於 Art Plus 九月號)

適逢暑假,除了香港小交響樂團外,其它主要本地樂團都在休息,但這不代表暑假期間沒有矚目的音樂會,相反有很多業餘團體和學生借這個檔期大顯身手,當中有不少是大型合唱音樂會。

這年度打頭陣的是學士合唱團的《歌劇大師的聖樂》。學士合唱團是本地最活躍的合唱團之一,每年都有數個音樂會,上年演出過大型作品包括馬勒的《第二交響曲》和布拉姆斯的《德意志安魂曲》,今年五月更參與澳門藝術節節目《澳門魂》。

這次音樂會中所謂的歌劇大師,指的是威爾第和羅西尼兩位舉足輕重的歌劇大家。二人除了是意大利歌劇大師,還有一個共通處,就是曾經有一段時期沒有寫歌劇,而是次演出的曲目《四首宗教歌曲》和《聖母悼歌》正正是在他們的「歌劇真空期」時創作的。

《四首宗教歌曲》包括了〈聖母頌〉、〈聖母悼歌〉、〈讚美童貞女瑪利亞〉和〈感恩讚〉。四首樂曲是獨立創作,相互間無特別關係,只是因為威爾第把它們一併交給出版社Ricordi出版,現時才會以這個次序作為一套組曲演唱(事實上作曲家只想後三者放在一起演唱)。至於羅西尼創作《聖母悼歌》的背景比較複雜,他在西班牙時接下委托,但由於身體情況不佳,他只完成部分(有說是他不敢與Pergolesi的版本比較),其餘的交由Tadolini完成,此合作版在1833年首演。其後因版權問題,羅西尼親自動手創作之前未完成的部分。完整版在1842年首演,當時的指揮就是羅西尼的後輩Donizetti。

這次演出由學士合唱團的音樂總監黃日珩指揮。跟香港其它合唱團一樣,學士合唱團都有「陰盛陽衰」的情況,男女聲部很不平衡,雖然找來香港大學學生會合唱團、香港兒童合唱團青年合唱組和華英中學合唱團幫陣,但這些都是混聲合唱團,對補充男聲沒有幫助,因此在大合唱的段落,好男難與女鬥,男聲都被淹沒了。

儘管合唱團的根本問題沒有解決,但聲音融和的處理頗佳,整體性亦很好,聲量改變的幅度一致。作為具經驗的聲樂家,黃日珩對樂曲的演繹拿捏得不錯,各段落的語氣、氣氛都呈現到出來,但是如何用自己的身體來指示合唱團和樂團,深化感情的表達及加強戲劇性,則是他作為指揮的考驗。筆者欣賞音樂的時候,總覺得黃日珩有點過於小心翼翼,經常有一種「未去到盡」的感覺,例如各聲部的進入不算清晰;在音樂澎湃處,他沒有要求小提琴用上全弓,火力沒有全開。

下半場登場的獨唱者鄺勵齡、梁少瑩、Daniel Suk和關傑明各有千秋,當中鄺勵齡的表現最為突出,四人合唱時她的聲音明顯突出,不是說她突聲,而是聲音穿透力很強,而且演唱困難唱段時表現遊刃有餘。然而演唱激動的〈Inflammatus et accensus〉時,她的演繹仍是太抒情,畢竟她的「屬性」不是戲劇性強烈的類型,一時三刻難以改變過來。

早前在《微笑之國》中飾演美米而廣受好評的女高音梁少瑩,這次的表現穩定,跟鄺勵齡的對唱配合度很高。然而她所唱的部分通常是由次女高音負責,現時的音域對她來說是太低了(最好是她跟鄺勵齡的聲部對調,鄺勵齡本來是次女高音)。Daniel Suk的發揮一般,演唱難度極高的〈Cujus animam gementem〉仍有完善的空間,例如換氣的速度可以快些。最後的高D-flat聽下來有點辛苦,因此他也不敢久留。至於關傑明的演繹出色,特別是在獨唱曲〈Pro peccatis suae gentis〉,根據歌詞流露出威嚴及溫柔兩種不同的情緒。

寫給後世的謎一般巨作

另一個矚目的大型合唱音樂會是聲蜚合唱節(SingFest)與香港小交響樂團合奏的《B小調彌撒曲》。自2012年成立以來,SingFest每年在暑假期間都舉辦一系列的活動,與小交合作的音樂會是當中的重頭戲。今年適逢巴赫330歲誕辰,SingFest在得到民政市務局的支持下,舉辦BACH 330,活動橫跨一整年,除了音樂會外,還有大師班、講座音樂會、訓練營及別出心栽的Sing-along音樂會《彌賽亞》。

說回《B小調彌撒曲》,這套作品的創作背景相當神秘,學者們對巴赫的創作動機未有定論,特別是作為虔誠路德教徒的巴赫,何以創作一套天主教式拉丁彌撒曲?而且《B小調彌撒曲》長達兩小時,難以在儀式上演奏。現在可確認的是,巴赫在1733年完成了〈垂憐經〉和〈光榮頌〉,並將之獻給德累斯頓皇室,藉以爭取皇室御用作曲家一職。至於其它樂段的創作年份,最早可追溯至1724年,巴赫在死前一年把各部分整理在一起,成為完整的《B小調彌撒曲》。鑑於巴赫對族譜素有研究,可見他本身對文獻記錄有相當的興趣,加上他在晚年完成另一套具系統性的大型作品《賦格的藝術》,因此說巴赫是為後世保存音樂文獻而編寫《B小調彌撒曲》的說法是有理據的。

這次演出的指揮是SingFest的藝術總監Helmuth Rilling。他近年多次來港演出,筆者都有欣賞過,亦十分驚歎在他的指揮棒下,本地的合唱團竟能發揮出國際級的水準。演唱的合唱團是聲蜚合唱學院和來自不同學校及合唱組織的年青人。

這次演出最令筆者印象深刻的是合唱團能把各樂曲的情感和氣氛表達出來,不論是平靜、喜悅、誠懇的感情,合唱團透過歌聲和身體動作(雖說以聲樂來說身體晃動的情況過了火)傳遞出來,實在不得不佩服Rilling的調教,能讓這個以學生為主的合唱團理解這套巨著。合唱團的整體性很高,咬字一致,但分聲部演唱時便聽得出差異,女高音的聲音相對比較青澀;男高音的融和度可再調高,到後段還出現後勁不繼的狀況。

四位獨唱中以女低音Lidia Vinyes Curtis的表現最佳,她在上半場演唱的第二首獨唱相當動聽,怎料下半場的獨唱更為感人,其中柔聲的一段真的如泣如訴,像卑微的人在求神垂憐。女高音Julia Sophie Wagner的演出一般,演繹方向較戲劇化,例如多使用震音,聲量變化幅度較大較快,對於早期聖樂作品來說這種演繹未免過於強烈。男聲方面,男低音Tobias Berndt是較優的一位,雖然他上半場的獨唱聲量不足,演唱running時身體搖晃得很厲害,顯示出有一定程度的困難,但到了下半場簡直是判若兩人,聲音穩定而漂亮,聽下來像男中音多於男低音。男高音Benjamin Glaubitz較為失色,他的歌聲有種很繃緊的感覺,不是處於放鬆的狀況來演唱,是故他唱高音時要用假聲:這不單是演繹上的選擇,更是因為以他的演唱方法,若不用假聲,他只能用力地唱上去。

小交當晚的表現一般,特別是三位小號手的音色不一致,齊奏時有點互相排斥,奏顫音時也不是非常整齊。而圓號手的獨奏有點朦,雖然及後情況有點改善,但整體來說音色不夠圓潤和溫暖。

這個暑假檔期當然不只上述兩場大型合唱音樂會,還有亞洲青年交響樂團表演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以及香港節慶管弦樂團表演白遼士的《安魂曲》,可惜筆者屆時不在港,只能留待下年欣賞他們的演出。

《歌劇大師的聖樂》

場次:2015年7月31日 8 pm 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

《B小調彌撒曲》

場次:2015年8月8日 8 pm 香港大會堂音樂廳

標記:

 RECENT POSTS: 
 FOLLOW me: 
  • Facebook App Icon
  • YouTube Classic
 SEARCH BY TAG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