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洪思行評《馬勒室樂團「貝多芬旅程」》


01.jpg

(刊登於Art Plus七月號)

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的「Great Music」系列,每年都請到音樂界鼎鼎大名的表演單位來港,包括Zimerman、Renée Fleming、捷克愛樂樂團等,不少音樂會的口碑與票房俱佳,令該系列逐漸成為樂迷引頸以待的「樂季」。今年的「Great Music」系列陣容更強大,節目數量超過十個,是近年之冠,當中不乏名牌如Borodin String Quartet、Ian Bostridge與楊雪霏、Perlman等,開季節目更是Leif Ove Andsnes帶領馬勒室樂團的全貝多芬音樂會。

馬勒室樂團是由已故傳奇指揮家Claudio Abbado於1997年成立。創團源起是因為Abbado創辦的Gustav Mahler Youth Orchestra的部分成員,希望在超齡而退團後繼續合作,於是Abbado另創新團。馬勒室樂團除了是一隊高水準的室樂團,其組織和體制更是別樹一格,樂團沒有固定的駐腳國家,可真是四海為家。它不受任何國家政府的資助,依靠商業和私人贊助,使樂團的管理更靈活,而重大事項都是由全體人員以民主方式決定。

雖然名為馬勒室樂團,樂團的演奏曲目不限於馬勒的作品。它於2012年開始與挪威鋼琴家Leif Ove Andsnes合作推出「貝多芬旅程」計劃,在全球多個地方巡迴演奏及灌錄貝多芬全套鋼琴協奏曲,同時推行「感受音樂」計劃,用各種方法讓聽障孩童感受音樂,並讓他們用繪畫形式去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感覺。整套計劃將於14/15樂季結束。

Andsnes來港演出前收到好消息:他與馬勒室樂團灌錄的貝多芬第二及第四鋼琴協奏曲獲得BBC Music Magazine的「年度唱片獎」,為是次表演助了聲威。音樂會演奏了第一和第四鋼琴協奏曲,再加上《柯里奧蘭》序曲。馬勒室樂團先奏序曲來暖場,他們的演奏先聲奪人,開始幾組音的結尾奏得強烈又收得整齊,餘音在音樂廳中慢慢消散,效果震撼。樂團並沒有指揮,只由團長Henja Semmier領奏,身型瘦削的她依仗大幅度的動作和深深的呼吸聲去帶領樂團。其它樂師的動作比有指揮帶領的樂團較大,在某些時刻,如做sforzando處理時,整體樂師會一起晃動身體。聲部間的互動性亦很強,當第一小提琴奏完一樂句,其它樂部立即附和,如像一個大型的弦樂四重奏,這種強烈的互動性是在一般樂團中看不見的。

接著便是貝多芬的第一和第四鋼琴協奏曲。貝多芬的第一鋼琴協奏曲雖名為第一,但其實是他第三次創作鋼琴協奏曲。樂曲開首是一段優美的樂段,然後變得輝煌,跟之前的《柯里奧蘭》大異其趣。Andsnes彈奏時沒有過份地使用踏板,因此樂音非常清晰。到第二樂章,正如場刊指出獨奏者需要連音彈奏,Andsnes才用多了踏板。在終章的獨奏,他用較實的琴觸彈出低音旋律,與緊接的輕盈高音旋轉形成對比,而且低音旋律沒有因此變得模糊不清。

除了彈琴外,Andsnes還充當指揮的角色,雙手空閒時便會揮動雙手指揮樂團。但他的指揮動作頗為硬梆梆,大概這是鋼琴家轉做指揮的通病(記得上年跟另一位樂評人看Ashkenazy指揮港樂,他用「肉酸」來形容他的動作)。而他主要是在打拍子,演繹上的指示還是靠彈奏和身體擺動而表現出來。儘管如此,樂團仍能配合到他,這全賴多年合作而培養出來的默契與演奏經驗。

至於第四鋼琴協奏曲,Andsnes的彈奏還是強調對比,層次分明,維持一貫的戲劇性。他行雲流水式的彈奏使人難忘,即使是大跳(wide leap)也像是無縫的沒有留下一絲空隙。而Andsnes和樂團的合作仍是非常出色,你來我往的反應緊密,展現出高度的集中。在氣氛嚴肅的第二樂章,樂團再度奏出序曲開首時這種震撼性聲音,看來他們頗擅長弄出這種音效。可是在第一樂章中巴松管手在轉音時出現小失誤,雙簧管獨奏也略不夠強。

最後Andsnes自己先加奏一首鋼琴獨奏,又和樂團加奏了德國舞曲,他更跑到敲擊樂手身旁負責搖鼓的部分,把觀眾逗得十分高興。

可惜該晚音樂會沒能全院滿座,空位不少。上次馬勒室樂團和Andsnes分別來港時入座率都是平平,是香港人不識貨之故?還是那個時期有太多表演節目,分薄票房?抑或是之前有太多好音樂會,香港觀眾需要時間「回氣」?

場次:2015年5月3日 8 pm 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

標記:

 RECENT POSTS: 
 FOLLOW me: 
  • Facebook App Icon
  • YouTube Classic
 SEARCH BY TAG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