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一台獨大的港樂?


hkpo.jpg

最近香港管弦樂團公佈了新樂季的節目,本是香港古典樂界的焦點,但想不到一篇報道,便把焦點轉移了。事緣港樂早在正式新樂季發佈會前,公佈了新樂季的節目,然後資深樂評人周光蓁在南華早報撰寫了《Questions raised over Hong Kong Philharmonics lack local Stars》一文,指出新樂季缺乏本土新星。及後,一眾古典樂界的朋友發起聯署,要求港樂必須支持本地音樂人才。

對於這份聯署上說「關注本地音樂發展及培育本地藝術家理當是港樂的要務」,筆者認為他們有充份的理據,畢竟港樂為九大藝團中獲取最多資助的一個,既然取用那麼多納稅人的錢,要求港樂回饋香港實屬合理期望。然而,坦白說,筆者一直也不奢望港樂會在這方面下多大的工夫。

在報道刊出後一天,一位署名羅惹的作者已在網絡雜志聚言時報刊登一篇名為《香港管弦樂團真的是香港人嗎?》的文章,文章從歷史角度出發,指出「港樂的出現是英屬香港政府有意推廣古典音樂而創立,當然英屬香港政府認識西洋音樂是比較高雅,所以有意壓抑中樂等的發展……我指這也許是香港政府自殖民地開始的政策,港樂好像沒有保護本土樂師的政策。」可見港樂打從一開始的重點已經是著眼世界。無獨有偶,資深樂評人、曾為港樂撰寫《愛與音樂同行——香港管弦樂團30年》的周凡夫早於1980年寫了《香港管弦樂團為誰而設?》一文,明確指出當時已職業化(港樂於1974年實現職業化)數載的港樂重英輕中,由場刊至宣傳,全都是英文,即使是演奏曲目和指揮人選,同樣是在排斥中國人。兩篇相距超過三十年的文章,竟不約而同在敲問港樂同一條問題。

即使到了今天,場刊和宣傳這些對外的部分都已經是雙語設計,但那種重英輕中的心態仍舊存在,只是沒那麼明顯。以它們的新樂季發佈會為例,全程以英語進行,即使有本地傳媒,也沒打算採用雙語。到了樂師分享的環節,找的都是洋人樂師,而非華裔或亞裔。即使是最本土、最接地氣的嘉賓王菀之發言時,也要用英文——無他,港樂的行政總監、音樂總監和一眾高層都是洋人,如此的國際化,還哪有空間給本土化?

機會不必從港樂得來

筆者認為,與其奢望港樂支持本地音樂人才,倒不如將目光看闊些,機會不一定要從港樂而來。以廖國敏為例,他無疑是近年迅速冒起的新星,儘管是澳門人,但他是在APA接受音樂訓練,是香港本土培養出來的音樂家。那麼廖國敏與港樂合作了多少次?根據港樂網站,答案是「將會是三次」。第一次是2009年他以鋼琴家身份與港樂合作;第二次是2009年他以指揮身份參與港樂的音樂教育計劃,帶領樂團「將美樂帶入上水」(新聞稿如說是);第三次是今年六月底,他將指揮名為《經典美樂》的音樂會。但要注意的是,這場音樂會屬於《太古輕鬆樂聚》系列,也就是以輕鬆為主的節目,情況跟陳以琳一樣(港樂安排她在新樂季指揮《Harry哥哥的快樂聖誕》)。

反而本地其它音樂團體會定期找廖國敏指揮樂團,例如葉惠康的泛亞交響樂團和盧景文的非凡美樂,特別是後者,自2010年起每年都找他指揮一套歌劇,對他的成長有莫大裨益,更使他能夠得到香港藝術節的垂青,連續三年指揮新創作的室內歌劇,絕對是難能可貴的經驗。可以說廖國敏的表演道路上,港樂所佔的成份不會多。

即使港樂提供機會,是不是代表本地音樂家便可振翅高飛?以葉詠詩為例,她在1986年至2000年期間在港樂當駐團指揮,最終「過檔」小交響樂團擔任音樂總監,畢竟無論她留在港樂多少年,也難有機會擔正,令事業更上一步,那麼倒不如向外尋求發展機會。從這個角度來看,港樂也蠻像TVB,捧來捧去都是某些人,偶爾是會給機會別人,但最終得獎的還是親生仔女。所以說如其留在TVB,倒不如嘗試其它電視台。而從結果看來,葉詠詩離開港樂的決定是對的。

其實,即使港樂不甚支持本土音樂家,也不代表他們完全沒有發揮機會。筆者在籌備《香港古典音樂年鑑2014》的過程中,便發現很多本土團體,甚至音樂家自己搞起音樂會,創造機會給自己。譬如小交的「樂聚」系列,讓自己的樂師(大部分都是香港人)擔正演出;非凡美樂除了舉辦歌劇,還有像《吳美樂與友共聚》、《浪漫主義巔峰—張緯晴鋼琴獨奏會》的音樂會;黃家正的Music Lab在2014年便舉辦了五個音樂會,全都聚焦本地音樂家(當然包括他自己);由土生土長的音樂家組成的Romer String Quartet更是活動頻頻,經常參與新作的演出,成為中大音樂系的駐校合奏小組,今年還成為康文署《音樂顯才華》系列之一。李垂誼的垂誼樂社在去年舉辦《樂.誼國際音樂節》,也不忘本地作曲家,特邀黃俊諱和馮迪倫等作曲家為音樂節創作新作品。另外還有一些場地如Citibank Plaza和香港藝術館,會定期舉行音樂會,給本地音樂家,特別是年青的新手提供表演平台。

自己搞音樂會除了創造表演機會外,還有一個好處,就是形式和曲目可以自己「話事」,例如Music Lab去年主辦了一場名為《來自香港的人》的音樂會,請來不同的香港錄像藝術家創作影片,在演奏時播放,此外黃家正還彈奏了鋼琴協奏曲版本的《圖畫展覽館》,是為亞洲首演;Ponte Singers & Orchestra曾進行快閃宣傳活動,也演奏過較少機會欣賞到的克拉拉.舒曼的《A小調鋼琴協奏曲》;每年暑假都舉辦音樂會的香港節慶管弦樂團已先後連續兩年跟林子祥和詹瑞文跨界合作,更錄製了近半小時的音樂錄像。也許質素上這些音樂會不及港樂的,但勝在創意十足,港樂反而未必能夠做到。

本地音樂家更需要本地觀眾

說到本地音樂發展及培育本地藝術家,不得不提香港觀眾。沒有觀眾,儘管有表演機會也是徒然,但香港觀眾有多支持本地音樂家?恐怕這是一個inconvenience truth。

香港觀眾追捧出名的外國音樂家是不爭的事實,除非表演者是親人或朋友,否則的話本地音樂家的演奏會難以吸引「街客」。記得幾年前曾訪問男高音譚天樂(他有份參與上月底港樂《法式.百老匯》的演出,但除了新聞稿和場刊外,在所有宣傳品上,包括港樂網站都不見他的名字),他表示從前有些歌劇會有local cast,但是設於較少觀眾的下午場(這是當時觀眾看表演的習性,現在下午場越來越常見),門票也較外國cast便宜。要以票價作誘因來吸引觀眾,就是明知香港觀眾對local cast的興趣不及外國cast。筆者數年前欣賞過本地年青鋼琴家黃蔚然的獨奏會,事後寫了一篇名為《請支持本地鋼琴家》的評論,文末指出當晚的觀眾以學生及其家長為主,加上主辦單位是通利音樂基金,因此懷疑是通利琴行提供優惠票甚至免費票,否則恐怕會無甚觀眾。

筆者還有些第一身的感受。幾年前參與過一個合唱團音樂會,表演在香港大會堂音樂廳進行。為了有更多觀眾,合唱團要求各團員至少購買若干張門票(當然買得多會有折扣)。筆者明白主辦單位的難處,然而作為表演者,要自己買自己音樂會的門票,著實有點悲哀,不禁氣餒地想:這樣子搞音樂會的意義何在?

借用TVB的例子,若然觀眾多看其它本地電視台(如有的話),也許能令TVB作出改變。正如本地觀眾如果多支持本地音樂家,令他們得到更多人的注視和肯定,或許能使港樂更關注和積極參與本地音樂的發展——坦白說,若明知票房不佳,財力實力雄厚的港樂何不請有票房保證的外國頂級音樂家,以減少損失?

筆者無意為港樂說項,亦贊同「關注本地音樂發展及培育本地藝術家理當是港樂的要務」。但同時想強調的是,香港的古典樂界不像電視界,有TVB一台獨大,除港樂外,還有小交、香港創樂團、城市室樂團和眾多業餘團體,機會不一定要來自港樂,更更重要的是,若果香港觀眾不撐本地音樂家,就算有很多表演機會,票房卻如同ATV的收視,發展又從何說起?

p.s. 關於這個話題,曾有友人將矛頭指向政府,只不過若要政府支持本地音樂發展,這個可能性應該跟人大撒回八三一決定差不多,所以不提也罷。

標記:

 RECENT POSTS: 
 FOLLOW me: 
  • Facebook App Icon
  • YouTube Classic
 SEARCH BY TAG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