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中的古典音樂(二)
《風雨俏佳人》:威爾第的 La Traviata
提起《風雨俏佳人》,腦中自然響起「Pretty women, walking down the street…」的旋律。其實說起電影中的音樂,它有一幕是男主角Edward帶女主角Vivian去觀賞歌劇,那套歌劇正正是威爾第的 La Traviata。
La Traviata直譯是The Fallen Woman,是威爾第根據小仲馬的小說《茶花女》改編而成,之所以稱作茶花女,是因為女主角Violetta出席宴會時總會掛上一朵白色山茶花,在她「不方便」的日子,便掛上紅色山茶花。歌劇故事講述交際花Violetta在一次宴會上遇上到對她心儀已久的年輕人Alfredo,一向不相信愛情的Violetta抵不過Alfredo的熱情,與他墮入愛河。可惜好景不常,Alfredo的父親Giorgio忽然出現於Violetta眼前,要求她為了Alfredo的將來而離開他,Violetta只好忍痛離別。當Alfredo得知一切時,Violetta已因肺癆而病入膏芳,最後在Alfredo與Giorgio的陪伴下撒手人寰。
此作於1853年首演,當時威爾第想採用該年代的setting,但被當局禁止,威爾第只能採用古時的服裝和佈景。而且首演並不成功,相信是因為首演的男高音與男中音表現不佳,加上女高音身型臃腫,跟身患重病的Violetta毫不匹配,令觀眾甚不欣賞。不過時間證明了La Traviata絕對是歷史上最受歡迎的歌劇之一,當中有多首優美動聽的歌曲,例如〈Brindisi〉、〈E Strano〉、〈Di Provenza il mar〉等,讓人百聽不厭。
《情留半天》:普賽爾的 Overture to Dido and Aeneas
愛情經典三部曲之第一部《情留半天》,講述了Jesse 在火車上遇到Céline,二人在維也納共度一天,並互生情愫。雖然故事發生在音樂之都,但電影中出現的古典音樂不如想像中多,其中一段最搶耳的,是片頭的背景音樂,來自英國作曲家普賽爾的Overture to Dido and Aeneas。
普賽爾是巴羅克中期的作曲家,只活了短短的三十六年,但對音樂發展,特別是英國音樂有極其重要的地位。普賽爾吸收了當時處於強勢的意大利及法國音樂風格,創作出獨具特色的英國巴羅克音樂,說他是英國第一位偉大的作曲家絕不為過。
普賽爾的作品豐富,但歌劇當時在英國不太盛行,所以他的歌劇創作不多,只有五套,部分更屬於半歌劇,其中Dido and Aeneas是他的代表作。這套長度不足一小時的三幕歌劇講述Carthage的女王Dido與Aeneas相戀,但女魔法師和眾女巫憎恨Dido,使計令Aeneas離開Carthage,Dido因此傷心至死。Dido臨死前唱的詠嘆調When I am laid in earth(Dido’s lament)是劇中最有名的歌曲。至於overture(序曲),就是歌劇開始時的一段純器樂引子。
還有一個關於普賽爾之死的有趣故事。普賽爾的死因一直未能被確定,其中一種說法是某一晚他深夜歸家,發現妻子把門鎖上,令他有家歸不得,還因此凍死了,實在是好不浪漫的死法。
《2046》:貝里尼的 Casta Diva
不知道大家會否記得《2046》有這一幕:飾演王靖雯的王菲傍晚時獨自一個人在天台,只見她漆黑的身影,此時畫外傳來一段優美的音樂,這是著名的詠嘆調Casta Diva。
這曲來自貝里尼的歌劇Norma,故事講述高盧地區受到羅馬帝國的高壓統治,令高盧人十分討厭羅馬,想用武力反抗。然而作為女祭司長的Norma卻假借神諭,說羅馬帝國會自然衰落,籍此安撫人心。實情是她愛上了羅馬總督Pollione,更生下兩名孩子。可是Pollione移情別戀,新歡竟然是Norma的手下Adalgisa。怒火中燒的Norma想殺死自己、Pollione和兩名孩子來報復,但最後下不了手。而得知真相的Adalgisa,同意退出這三角關係,惟Pollione拒絕與Adalgisa分開,令Norma決定指使群眾攻打羅馬。Pollione在亂戰中被俘,Norma問他能否離開Adalgisa以換取自由,Pollione依舊拒絕。失望的Norma接著向民眾承認自己已犯瀆神之罪,甘願一死以求贖罪。臨死前Norma向Pollione再次表達愛意,令他深受感動,跟她雙雙身葬火海。
貝里尼對意大利美聲歌劇(bel canto opera)的發展功不可抹,其代表作Norma,甚至令一向力抗意式歌劇的華格納都對它盛讚不絕。貝里尼跟羅西尼、董尼采第齊名,然而對比起後二者,貝里尼的作品數量較少,一生只有十一部歌劇(董尼采第單是在25至31歲期間已有二十一部歌劇)。時至今天,他的作品亦較少被搬演,即使是最出名的Norma,演出數量也不算多(不過上年的澳門國際音樂節便上演了Norma)。箇中原因,與飾演女主角的難度太高有關:除了需要有很好的體力和高超的技巧,還要精緻細膩的演技,才能表達出Norma在愛情、親情、友情、家國情各方面的心理變化。
題外話,Casta Diva不時被不同範疇的創作者所採用,例如榮念曾的《舞台姐妹》、林懷民的《稻禾》都有用上它。
《V煞》:柴可夫斯基的 1812 Overture
現時在西方各地的大型反政府示威中,經常看到有人戴著白色笑臉面具,這個面具來自一本漫畫,及後因同名電影而廣為人知,繼而成為抗爭的象徵。《V煞》電影中有兩幕炸毀政府建築物的重要場景,而兩次都響起相同的音樂——振奮人心、大眾耳熟能詳的1812 Overture。
1812 Overture可說是眾多序曲中最有名的一首,柴可夫斯基在1880年,接受好友Nikolai Rubinstein(即莫斯科音樂學院的創辦人)的提議,創作一首大型作品,以紀念莫斯科工業及藝術展、沙皇統治二十五週年慶典,以及Cathedral of Christ the Saviour的落成,而這教堂正正是為紀念拿破崙在1812年敗走莫斯科而建,1812 Overture因而得名。
柴可夫斯基引用了不同旋律來描述這段歷史事件,開始的時候是一段東正教的聖歌,代表俄國人民的憂心;馬賽曲當然代表拿破崙的軍隊;最後出現的《天佑沙皇》則象徵俄軍勝利。除此之外,柴可夫斯基還加入鐘聲和真實的炮擊聲,繪形繪色地描繪出交戰和慶祝勝利的場面,也令音樂變得熱鬧非常。
有趣的是,原來柴可夫斯基本人並不看好此作,他曾向他的贊助人Nadezhda von Meck表示「這首音樂非常嘈吵」、「沒有任何藝術價值,因為我寫作它時沒多大的熱情」。然而結果是,這樂曲成為他最受歡迎的樂曲,甚至有人將它改編,加入合唱,增添「人」的元素,令音樂變得更澎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