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洪思行評《醫藝盟繫心中國醫者2015籌款音樂會》


(刊登於 Art Plus 三月號)

新年伊始,筆者已經馬不停蹄,不時出入表演廳,單是音樂節目,一月內已有九場之多,真的是「(音樂)會運亨通」。筆者觀看的音樂會既有中樂、也有流行音樂;既有大型如港樂的華格納音樂會,也有較小的室內樂音樂會,但意想不到的是,最大的驚喜竟然是一個湊合而成的樂團——醫藝盟管弦樂團(Medart Orchestra)。

醫藝盟管弦樂團由醫藝盟(Medart)組織,樂團的成員絕大部分是香港人,部分來自香港管弦樂團和香港小交響樂團的樂師,如范丁、鮑力卓、張培節,並找來David Nolan任樂團首席。醫藝盟是一個由一群熱衷於音樂的醫生與音樂家組成,旨在用音樂去關心社會上少與外界接觸的人的一個志願團體。這次音樂會就是為救助中國的貧病孤兒而舉行的籌款音樂會,樂師們都仗義行善,不收分文。

這場別具意義的音樂會是免費入場的,依靠觀眾購買即場發售的相片集來籌款,事前的宣傳不算多,若非友人邀請,筆者大概不會留意到這場音樂會。演奏曲目只有兩首,分別是德伏扎克的《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和拉赫曼尼諾夫的《E小調第二交響曲》。

樂團由李心草指揮,學習長笛出身的李心草時任中國國家交響樂團首席常任指揮,四十出頭的他,是首位指揮過維也納交響樂團的華人指揮,演出經驗豐富。大提琴協奏曲是德伏扎克為數不多以大提琴做主角的作品,據說這是因為他不太喜歡大提琴高音與低音的音質,事實上,他曾表示對自己決定創作大提琴協奏曲感到驚訝。無論如何,這首樂曲已經和艾爾加、海頓、蕭斯達高維契的同類作品一同成為經典。

當晚負責獨奏的是上海出世,現於新加坡楊秀桃音樂學院任教的秦立巍。李心草把第一和第二小提琴分別安放在他的兩旁,而大提琴則在秦立巍的身後,大概是李心草希望大提琴的聲音能集中在一處。他又安排六支低音大提琴站在樂團的正後方,使它們的聲音能正面投射向觀眾。

雖說醫藝盟管弦樂團不過是湊合而成,但表現媲美專業樂團,整體的聲音成熟統一,不像一些剛埋班的樂團,仍要為整合聲部內的聲音而努力。而且各樂器組的演奏水平很高,聽不出任何技巧上的嚴重失誤。當然,樂團還是有一些磨合的問題,例如弦樂的弓法和運弓未完全統一,當中以David Nolan跟其它樂師的差別較大,而且他在齊奏時,偶然出現突聲的情況。另外樂器部也有奏得不齊整,如圓號和弦樂的撥奏。

秦立巍的演奏同樣出色,開始帶點刮弓的聲音,正好配合略為激動的旋律。他的造句充滿變化,如在第二樂章,他拉奏抒情樂句時,上高把位時轉柔,落低把位時變強,抑揚頓錯,充滿歌唱性。他和李心草多有交流,兩人在其中一段音樂一直對望,反映他倆已經心無雜念,完全投入在演出當中。樂曲演奏完後,秦立巍跟低音大提琴加奏了一曲羅西尼的作品,二人旗鼓相當,是一次有趣的表演。

之後的《E小調第二交響曲》,是拉赫曼尼諾夫的經典作,香港經常有樂團拉奏,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為演奏此曲,樂團的編制加大了,不過音色更為統一。八支低音大提琴一直在「後排攻擊」,加強音樂的厚度。圓號和小號在第二樂章發揮出色,吹得輝煌的同時,又能把旋律奏得優美,做到剛柔並蓄。不得不提雙簧管在第三樂章中,將著名的獨奏吹奏得非常動人,是樂曲的一大亮點。弦樂的伴奏同樣美麗,樂句結束時會稍為轉柔,欲言還休似的。到了此樂章的結尾,最後一個音慢慢消去,餘音裊裊,令人回味。樂團在終章中表現出宏大的氣魄,弦樂和小號的演出尤其出色。若然李心草能夠演繹得更富劇戲性,相信效果會更佳。

樂團還加奏了一首艾爾加的《Nimrod》,是一次很好的演奏,只是筆者剛在一星期前在相同的地方,聽了指揮Dausgaard帶領港樂完美地奏了此曲,珠玉在前,難免將這次比下去。

音樂會完結後,樂師都互相握手,畢竟這個樂團組合大概是「只可一,不可再」,下次也不知道能否保持如此高水平的演出。只是筆者至少希望醫藝盟管弦樂團的下一次表演,入場的觀眾除了支持善事,還學懂音樂會禮儀,不再在每個樂章完結時都拍手便好了。

觀賞場次:2015年1月18日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

新年伊始,筆者已經馬不停蹄,不時出入表演廳,單是音樂節目,一月內已有九場之多,真的是「(音樂)會運亨通」。筆者觀看的音樂會既有中樂、也有流行音樂;既有大型如港樂的華格納音樂會,也有較小的室內樂音樂會,但意想不到的是,最大的驚喜竟然是一個湊合而成的樂團——醫藝盟管弦樂團(Medart Orchestra)。

醫藝盟管弦樂團由醫藝盟(Medart)組織,樂團的成員絕大部分是香港人,部分來自香港管弦樂團和香港小交響樂團的樂師,如范丁、鮑力卓、張培節,並找來David Nolan任樂團首席。醫藝盟是一個由一群熱衷於音樂的醫生與音樂家組成,旨在用音樂去關心社會上少與外界接觸的人的一個志願團體。這次音樂會就是為救助中國的貧病孤兒而舉行的籌款音樂會,樂師們都仗義行善,不收分文。

這場別具意義的音樂會是免費入場的,依靠觀眾購買即場發售的相片集來籌款,事前的宣傳不算多,若非友人邀請,筆者大概不會留意到這場音樂會。演奏曲目只有兩首,分別是德伏扎克的《B小調大提琴協奏曲》和拉赫曼尼諾夫的《E小調第二交響曲》。

樂團由李心草指揮,學習長笛出身的李心草時任中國國家交響樂團首席常任指揮,四十出頭的他,是首位指揮過維也納交響樂團的華人指揮,演出經驗豐富。大提琴協奏曲是德伏扎克為數不多以大提琴做主角的作品,據說這是因為他不太喜歡大提琴高音與低音的音質,事實上,他曾表示對自己決定創作大提琴協奏曲感到驚訝。無論如何,這首樂曲已經和艾爾加、海頓、蕭斯達高維契的同類作品一同成為經典。

當晚負責獨奏的是上海出世,現於新加坡楊秀桃音樂學院任教的秦立巍。李心草把第一和第二小提琴分別安放在他的兩旁,而大提琴則在秦立巍的身後,大概是李心草希望大提琴的聲音能集中在一處。他又安排六支低音大提琴站在樂團的正後方,使它們的聲音能正面投射向觀眾。

雖說醫藝盟管弦樂團不過是湊合而成,但表現媲美專業樂團,整體的聲音成熟統一,不像一些剛埋班的樂團,仍要為整合聲部內的聲音而努力。而且各樂器組的演奏水平很高,聽不出任何技巧上的嚴重失誤。當然,樂團還是有一些磨合的問題,例如弦樂的弓法和運弓未完全統一,當中以David Nolan跟其它樂師的差別較大,而且他在齊奏時,偶然出現突聲的情況。另外樂器部也有奏得不齊整,如圓號和弦樂的撥奏。

秦立巍的演奏同樣出色,開始帶點刮弓的聲音,正好配合略為激動的旋律。他的造句充滿變化,如在第二樂章,他拉奏抒情樂句時,上高把位時轉柔,落低把位時變強,抑揚頓錯,充滿歌唱性。他和李心草多有交流,兩人在其中一段音樂一直對望,反映他倆已經心無雜念,完全投入在演出當中。樂曲演奏完後,秦立巍跟低音大提琴加奏了一曲羅西尼的作品,二人旗鼓相當,是一次有趣的表演。

之後的《E小調第二交響曲》,是拉赫曼尼諾夫的經典作,香港經常有樂團拉奏,受歡迎程度可見一斑。為演奏此曲,樂團的編制加大了,不過音色更為統一。八支低音大提琴一直在「後排攻擊」,加強音樂的厚度。圓號和小號在第二樂章發揮出色,吹得輝煌的同時,又能把旋律奏得優美,做到剛柔並蓄。不得不提雙簧管在第三樂章中,將著名的獨奏吹奏得非常動人,是樂曲的一大亮點。弦樂的伴奏同樣美麗,樂句結束時會稍為轉柔,欲言還休似的。到了此樂章的結尾,最後一個音慢慢消去,餘音裊裊,令人回味。樂團在終章中表現出宏大的氣魄,弦樂和小號的演出尤其出色。若然李心草能夠演繹得更富劇戲性,相信效果會更佳。

樂團還加奏了一首艾爾加的《Nimrod》,是一次很好的演奏,只是筆者剛在一星期前在相同的地方,聽了指揮Dausgaard帶領港樂完美地奏了此曲,珠玉在前,難免將這次比下去。

音樂會完結後,樂師都互相握手,畢竟這個樂團組合大概是「只可一,不可再」,下次也不知道能否保持如此高水平的演出。只是筆者至少希望醫藝盟管弦樂團的下一次表演,入場的觀眾除了支持善事,還學懂音樂會禮儀,不再在每個樂章完結時都拍手便好了。

觀賞場次:2015年1月18日

地點:香港文化中心音樂廳

標記:

 RECENT POSTS: 
 FOLLOW me: 
  • Facebook App Icon
  • YouTube Classic
 SEARCH BY TAG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