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記在香港國際無伴奏合唱節之後…

(刊登於 Art Plus 六月號)

由香港青年協會主辦的香港國際無伴奏合唱節,從2010年起至今已辦了五屆,遂成為香港無伴奏合唱界一年一度的盛事,當中請來的外隊很多都具相當的質素,準能令人翹首以待。

經過多年的籌辦,合唱節已發展出固定的節目來:先用一個大型盛典作為 kick off event,除了有一些外隊助陣,還邀請流行歌手進行無伴奏合唱表演作賣點;舉行免費的戶外無伴奏音樂會,由外隊和多隊本地組合作馬拉松式表演;一場以青協香港旋律為主角的音樂會;一場由世界頂尖組合擔綱的大師音樂會。此外還到全港各學校進行一連串無伴奏合唱工作坊。

觀乎以上的節目,不可不謂非常全面,既有以學生為目標的活動(大型盛典和學校工作坊),又有開放給公眾的音樂會,向更多人推廣無伴奏合唱,同時提供表演平台給各個組合,促進交流。邀請世界一流組合能確立合唱節的國際性和水平。而歌星可以合唱節製造話題,給媒體作宣傳點。當然,作為青協主辦的節,怎可不讓自家的香港旋律(Melody Makers)有自己的音樂會?

雖然每屆合唱節的節目內容略有不同,細節越辦越好,整體來說依然沿用固有的設計。問題是,過去 5 年無伴奏合唱的大環境經已有所轉變,節目是否還合時宜?個別節目有否改善的空間?

筆者認為,打頭陣的大型盛典的形式實在太接近流行音樂會,聲浪太大——不只是音響的聲浪,現場觀眾的歡呼聲亦如是。像流行音樂會本不是大問題,也明白要主辦者要「炒旺」氣氛給到場的高層、贊助者、官員留下好印象,只是為了造勢而犧牲音樂本身便是顧此失彼、本末倒置。近年在盛典中的表演都是把主音和 beatbox的聲量調得很大,低音次之,中間和音部分難以聽得清楚,這樣便失去合唱的意義。對真心想欣賞音樂的觀眾來說,震耳欲聾的聲響叫他們難受。筆者有位唱無伴奏合唱的朋友表示,現場過於嘈吵使他不想再觀看。加上表演的外隊都是以 Pop、Rock、R & B 音樂為主,音樂風格強勁,組員活力十足,令問題火上加油(上年的情況還好,因為有韓國的 MayTree,風格較文靜)。

此外,現場氣氛高漲,也會使表演者自身情緒太高漲,影響演出,特別是無伴奏音樂,一人失準,足以破壞整個演出,因此非常講求所有歌手的穩定性。據筆者觀察,今年請來的部分組合在其他場合的表演較佳,有機會就是因為過度興奮所致。

對於今年的外隊,筆者還有另一個觀察,就是這幾隊組合的表演都不太重視古典音樂合唱中的融和(blending)及平衡(balancing),他們明顯是依靠相同的唱腔來達至相同的聲質。這點與合唱文化濃厚的香港來說,未必是最合適的學習對象。

合唱節針對新進和中階隊伍的節目不足也是問題。今年只有一場大師班和一場公眾音樂會讓他們能直接參與其中(合唱節共其實有三場公眾音樂會,但一場取消了,另一場筆者沒有去)。然而,經過 5 年的努力,合唱節在推廣無伴奏合唱上已有一定的成績,很多學生都對這種音樂有所認知,亦直接或間接地催生了很多新組合,合唱節又能否照顧到那些新組合?更重要的是除了表演機會外,會否有課堂給他們、以至中階隊伍來提升水準?

對於以上的問題,筆者有三個建議。首先當然是把音響調低,不要為求氣氛而忘記合唱的本質。第二是邀請多元化的外隊,即表演風格、唱法、文化背景不盡相同的組合,特別是一些傳統合唱味道較強的組合(如三月來港的 The Oxford Gargoyles),讓香港的組合有更多參考學習的對象,同時給觀眾見識更多風格的組合。

最後是參考其他同類型的合唱節(如台灣的Vocal Asia Festival、新加坡的AKA A CAPPELLA),舉辦特定的工作坊(非基礎的推廣性工作坊),讓香港組合能針對性學習某一方面的技巧。而且不一定要邀請整隊組合來港,可以請個別導師來港授課,例如前 Swingle Singers 的 Tobias Hug(beatbox choir)、Postyr 的 Tine Fris(complete vocal technique),既可省錢,又能使合唱節的節目更多元化,更能照顧到當下本地組合的需要,一舉三得。

 RECENT POSTS: 
 FOLLOW me: 
  • Facebook App Icon
  • YouTube Classic
 SEARCH BY TAG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