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林奕華新作撮合音樂劇與無伴奏合唱

(題為編輯所擬,原題為「林奕華如何運用無伴奏合唱」)

筆者入場觀看非常林奕華的《梁祝的繼承者們》的原因有二,第一個原因是這是林奕華的原創音樂劇,第二個原因是他邀請了一鋪清唱參與演出,即在表演中加入無伴奏合唱的元素。這類型的嘗試在香港可謂是少之又少,作為無伴奏合唱愛好者,當然要入場一看。

雖說是少之又少,但無伴奏合唱表演已經開始不是純粹的一種音樂表演,近年有越來越多組合用劇場形式去表演無伴奏合唱,此舉除了是出於拓展表演機會和觀眾群,更是在發掘無伴奏合唱的藝術性。近年的例子包括 Orange(《你,唱得起》與《你,唱得喜? II》);打正旗號稱其作品為無伴奏音樂劇場的香港旋律(《時光䟇》與《時光䟇極限》)、一鋪清唱(《石堅》與《夜夜欠笙哥》);把無伴奏合唱融入於戲劇的奭陞導演工作室及 Zense(《孤城劫》);運用多媒體影像的 Set Tone Men(《Setonize!》)。香港旋律更嘗試把現代舞、多媒體影像和無伴奏合唱三者合一(《奇妙一刻》)。即使在彼岸的台灣,亦出現如沙發客和 A 劇團這些組合,演出原創的無伴奏音樂劇,可見這正是一種新的路向。

回到《梁祝的繼承者們》,這套新作值得討論的地方甚多,不過筆者想集中分析林奕華如何運用無伴奏合唱,冀可成為後來者的一點參考,為這個新趨勢留下駐腳。

首先要指出林奕華並不是創作初期便想到要運用無伴奏合唱,他在首演後表示因為伍宇烈,才認識一鋪清唱,繼而將無伴奏合唱加進這音樂劇中。一鋪四子在《梁》中有幾種作用,第一種是 sound cue,特別是《梁》開始時有很多角色身份的轉換,難免令觀眾混淆,林奕華便安排四人在台邊唱出「爸爸」、「媽媽」來交代,手法新奇有趣,配合當時的戲劇氣氛。或是用 beatbox 來控制現場氣氛和節奏,讓演員跟隨節奏活動。

這種「人肉 sound cue」較一般 sound cue 新穎,現場感更大,亦可做出層次豐富的聲效。不過,從導演的角度來看,找四個人來只用作 sound cue 實在是浪費(註:《梁》也有用一般的 sound cue),所以林奕華有時要他們直接介入戲中,把他們當作(從無對白的)演員,甚至是人肉佈景。例如他們會一起把(當時)飾演祝英台的(其中一位)演員逼到木平台的一角;他們站在木平台邊沿,化作柱子般一動不動,讓演員在他們之間穿插。

當然,找來一鋪清唱,林奕華必然會在《梁》加入無伴奏音樂,只是負責主音的是演員,其他聲部則由一鋪清唱負責——這是一個聰明且踏實的選擇,因為無伴奏音樂的非主旋律部分(即和聲部分)對於新手來說是陌生困難,若無音樂訓練和樂理基礎,這部分不易掌握。考慮到這是一套超過 3 小時的表演,演員要背台詞、背歌詞、唱歌、演戲、走位、做形體動作,他們要記要學的東西多的是,如要勉強他們學多一種不太能掌握的技能,結果可能是得不償失,成為作品的「污點」。

除了唱和聲,當有樂器伴奏時,一鋪清唱會與一眾演員一起大合唱。有時則由他們演奏樂器,發揮四人的音樂天分。這大概是一鋪清唱第一次一同在公開表演中演奏,難怪他們去台灣前要先參加樂器考試,林奕華為了創作,真的把一鋪四子用得很盡。

最後要指出的是,除《孤城劫》外,無伴奏合唱的角色於《梁》與上述的演出有根本性的不同:無伴奏合唱在前者是陪襯戲劇,在後者卻成為表演的主體。因此前者的限制較少,創作自由度較大。無論如何,從個別的演出來分析,《梁》在運用無伴奏合唱方面非常成功,能夠發揮它的特色之餘,亦把它和作品融合而不見突兀,絕對值得後來者借鏡參考。

 RECENT POSTS: 
 FOLLOW me: 
  • Facebook App Icon
  • YouTube Classic
 SEARCH BY TAGS: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