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社會為何要Stand With Hong Kong?
由反送中條例而引發的抗爭,不經不覺已有四個月之多,卻完全沒有緩和的跡象。隨著政府推出《反蒙面法》,以及警察持續不受制約地濫捕和濫暴,示威一方也積極反抗,其中一種反抗方法,就是爭取國際社會的支持,冀成為一種壓力,向特區政府和中共政權施壓。...
2019年10月17日


寫在《為香港奏樂》之後
大概在七月底,我興起舉辦音樂會的念頭,嘗試以音樂回應香港當前的局勢。這其實是我一直以來對「音樂跟社會的關係」的思考的一次實驗。我認為面對亂局,無法用音樂去解決問題,但音樂的力量不在於此,而是能直達人心,牽動情緒,因此我想到以「紓解負面情緒」為音樂會的主題。...
2019年10月3日


亂世中,音樂有何用?
「身處亂世,音樂,究竟有甚麼作用?」 這是我近年在思考的問題。 然後我想起2015年11月的巴黎恐襲,當時巴黎多處發生襲擊,造成超過130人死亡,其中在巴塔克蘭劇院的觀眾被恐怖分子挾持為人質,造成89人死亡。事件震驚全球,巴黎亦陷入一片哀傷之中。...
2019年9月6日
誰是鬼?
2019年7月1日,將會是香港人銘記的一日。 這天,香港人一如過往般,和平上街遊行,表達訴求。不過,這些都不是重點,因為當天的同一時間,香港首次有人成功佔領立法會。 這次佔領由下午開始醞釀,先有一些示威者破壞立法會的玻璃,那時候網上已經開始有人說那些人是鬼,甚至有傳言那些人...
2019年7月5日


決鬥吧——歌劇中的決鬥場景
香港歌劇院將於五月演出莫扎特的經典歌劇《唐喬望尼》,歌劇開場不久便有一場決鬥場景。事實上,在不少歌劇裡都有決鬥的情景,而且往往是重要的劇情,本文便跟各位分享一些歌劇裡的決鬥場景。 《唐喬望尼》 歌劇以玩世不恭的Don Giovanni誘姦Donna...
2019年4月28日


歌劇「出事」事件簿
上週五,筆者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欣賞香港藝術節歌劇節目《唐懷瑟》,怎料接連出現意想不到的事件。首先是在觀眾席方設置的四部電視機,那些電視機原是讓合唱團在台上演唱時能看到指揮,但在序曲快將完結時,四部電視機同時失去訊號。由於失去訊號的畫面是藍奶白色,而且熒幕尺寸大,變相變成四...
2019年3月4日
尋找通往古典音樂聖殿的鎖匙
最近有幸得到《HiFi音響》主編劉志剛的邀請,就其主持的「聖切契利亞 ─ 美聲樂團」發燒錄音欣賞會(https://www.lcsd.gov.hk/CE/CulturalService/Programme/tc/music/programs_608.html)擔任嘉賓講者,...
2018年10月10日


不止唱歌咁簡單
無伴奏合唱引人入勝之處,就是無需特別的器材和投入大量金錢,只要幾個人聚在一起,便能唱出千變萬化的音樂。正正是這種「低成本」所帶來的樂趣,促使新的無伴奏合唱組合在世界各地如雨後春筍般湧現。就在新團不斷出現的同時,不少經已成立多年的組合依然屹立不倒,發揮影響力,其中來自瑞典的五...
2018年8月1日
貫通古今中外的音樂
常言道「音樂是世界語言」,即是說不論是操甚麼語言、擁有甚麼文化背景的人,總能夠藉著音樂互相溝通交流。從欣賞古典音樂的角度來說,我們不一定需要懂得德語,才能感受到貝多芬第九交響曲的偉大;我們不一定需要生活在法國,才能體驗德布西《牧神之午後前奏曲》當中的斑斕色彩。...
2018年4月19日
優秀而精明的作曲家韓德爾
(刊登於香港藝術節Young Friends節目《韓德爾導賞音樂》) 巴洛克作曲家韓德爾於1685年出生在德國萊比錫附近的哈勒(Halle),他僅比巴赫早了不足一個月出世。跟舒曼、柴可夫斯基的家長一樣,韓德爾的外科醫生兼理髮師父親希望韓德爾修讀法律。然而,韓德爾對音樂的熱誠...
2018年3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