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時代下的新作
世紀疫症下,全世界被搞得一片混亂,不少人失去性命,連演藝節目都無法幸免於難,2020年香港藝術節就被病毒「殺死」了,就算去到2021年,藝術節還是處於「康復中」,沒有外國表演者在港演出,只能改為網上播放,而且節期拉長了——儘管在3月26日已完成閉幕節目,但仍有不少網上節目,...

【疫下藝生活系列5】危機與改變——專訪二胡手董芷菁
前言:一場世紀疫症令各行各業面對前所未見的挑戰,表演藝術界當然無法獨善其身,「疫下藝生活」系列訪問業界不同崗位的持份者,冀讓讀者能更瞭解業界的困境。 世事一直在變,然而我們往往感受不到變化,好比時間一直在流動,我們卻難以察覺一分一秒的流逝,總要待一段時間,看到天色變化,才能...
給年輕樂手一個機會
早前蕭若元與游學修在網上關於香港電影的討論成為城中熱話,除了爭論香港電影是否已死,游學修對蕭若元「睇死」年輕電影人發展甚為不忿,認為無論環境如何,也不應給後輩予以否定。其實不論哪個行業,年輕一輩總會遇到困難,幸好在本地古典音樂界,仍不乏有心人願意給年輕人機會,讓他們成長,例...
抗爭者不死
去年搞了一場音樂沙龍《風雨中的歌曲》,介紹多首古今中外跟社會事件有關的歌曲,當時搜集資料時找了一首歌,覺得很值得跟觀眾分享,可惜因節目長度關係,最終沒有介紹,那首歌就是《Joe Hill》。 《Joe Hill》是一首歌,也是一個人,他出生於1879年,來自瑞典,1900年...


【疫下藝生活系列4】用科技支援業界——專訪售票平台art-mate負責人盧敏樺
前言:一場世紀疫症令各行各業面對前所未見的挑戰,表演藝術界當然無法獨善其身,「疫下藝生活」系列訪問業界不同崗位的持份者,冀讓讀者能更瞭解業界的困境。 疫症之下,劇場關閉,藝術表演被逼取消,即使場地得以重開,亦隨時因疫情反覆而再次封場,節目又要取消或改為網上播放。在節目調動的...


【疫下藝生活系列3】心繫劇場的黑衣人——專訪後台工作者李玟蓉
前言:一場世紀疫症令各行各業面對前所未見的挑戰,表演藝術界當然無法獨善其身,「疫下藝生活」系列訪問業界不同崗位的持份者,冀讓讀者能更瞭解業界的困境。 今時今日,「黑衣人」對於不同的香港人有著不同的意義,但有一種人,黑衫黑褲卻是必需的工作服——那就是劇場後台工作者。可是在20...


【疫下藝生活系列2】一對一交談——專訪攝影師張志偉
前言:一場世紀疫症令各行各業面對前所未見的挑戰,表演藝術界當然無法獨善其身,「疫下藝生活」系列訪問業界不同崗位的持份者,冀讓讀者能更瞭解業界的困境。 「上來吃飯吧。」這是劇場攝影師張志偉對於筆者訪問邀請的回答。說實話,這出乎筆者意料之外,本來打算透過Zoom,或是單獨約出來...


【疫下藝生活系列1】表演者是一群充滿韌力的人——專訪舞台劇演員張國穎
前言:一場世紀疫症令各行各業面對前所未見的挑戰,表演藝術界當然無法獨善其身,「疫下藝生活」系列訪問業界不同崗位的持份者,冀讓讀者能更瞭解業界的困境。 2020年10月11日,張國穎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的舞台上與其它參演《我們的音樂劇》的表演者接受觀眾熱烈的掌聲,這個節目叫好...
蘇B肯醒未?
睇完曼聯對修咸頓,終於難得看到久違的熱血反勝,算是給曼迷一點興奮。不過興奮過後,也應冷靜下來,分析是役有甚麼做得好,有甚麼踢得差,才能夠持續進步,而不是之後又打回原型。 看著蘇B帶隊,筆者一直不明白為何進攻上放棄兩邊出波和利用中鋒這兩招,特別見到其它球隊的邊衛如利記的Arn...


貝多芬:音樂小品
(刊登於《HiFi Review》412期) 李維斯(鋼琴) Harmonia Mundi HMM 902416 2019年錄音 1CD 71:17 「Bagatelle」一字有數個解釋,它可解作瑣碎的事,也可以指是一種源於十七世紀的撞球遊戲,但同時它亦可解作音樂小品。這種...